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6:37: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本节选中的基础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分析作者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重点理解“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仁”)

教学难点 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集中探讨“仁”与我们的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课 型: 多媒体授课

教学方法:诵读法、启发、小组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欣赏修身名言 你们要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他们.

你们要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就得怎样待别人。----耶稣

最高贵 的宗教是这样的——你自己喜欢什么,就该喜欢别人得什么;你自己觉得什么是痛苦,就该想到对别的所有人来说它也是痛苦。 ---穆罕默德

人应当到处漫游,自己想得受到怎样的对待,就应该怎样对待万物。 ----苏特拉克里

以上修身名言在中华民族早已有这样的思想。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我们就一起跟随孔子及弟子去感悟其中的内涵。

【我的课堂我做主】

一、自主合作 疏通课文

? ? ? ? ? ?

两边:选段 2 4 6 8 中间:选段 1 3 57 9

小杨老师:巡回指导,解疑释惑

合作方式:先自主,后合作,四人合作。

内容任务:通译选段,一人发言,一人梳理文言知识。 时间安排:10分钟

说明:一方面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感知课文;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打破教师包办的僵局,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 二、小组代表发言,一人通译选段,一人梳理文言词汇 说明:小组合作,回答多媒体呈现的问题

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 :不合乎礼的不要看,不合乎礼的不要,不合乎礼的不要说,不合乎礼的不要做。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译:所谓“仁”者,自己想要站得住,就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要使别人通达。

三、再读课文 合作探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本章节中孔子究竟要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仁”的内容呢?请大家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找出文本中的相关句子。 多媒体呈现的问题 什么是仁?怎样做才能达到“仁”,施“仁”之后会怎么样?

说明: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a.克己复礼为仁。(什么叫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后会怎么样:天下归仁。什么样的行为是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怎么样: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c.爱人,知人(是什么。怎样做: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d.其“恕”乎?

e.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f.我欲仁,斯仁至矣!

g.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h.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概括)

a.什么是仁: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怎样才能达到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

c.施仁之后会怎样: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教师总结 什么是仁:仁就是要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在平时不要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帮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先通达。从字面意义的理解上看,孔子认为人在生活中不能纵放自己的欲望,而应该以礼来要求自己;生活中要推己及人,宽以待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团结合作。 四、问题探索。

仁’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请把自己有关‘仁’的体会用文字写出来,与其它同学们交流。 从自处的角度来看: 从处世的角度来看:

五、老师分享:(多媒体介绍“仁”与生活 )

正如孔子所说,其实要做到仁并不难,只要你想做。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 (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山茶花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班级中凳子被偷偷换掉的生活小事说起。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爱人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杨峥是太和县第一中学高二(22)班的学生。他创办了“阡陌爱心社”并担任社长一年多,带领同学关爱孤残儿童和残疾人;他勇敢地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协议,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他坚持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注册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

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总结:学以致用。了解了仁的思想,我们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也许一开始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们为中心,他人也以我们为榜样,这样,和谐社会又怎么可能建设不起来呢? 六、诵读读经典,感悟人生

从生活到智慧,从智慧到著书立说,从文本再到生活,今天我们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营养,明天,我们虽然不能成为圣人,但我们绝对可以说我们一直正在沿着圣人为我们描绘的蓝图在建设和发展着我们的文化,再此,请让我们再一次用真诚来朗读这么几句话: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七、 直通高考

(2012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 (1) (2)

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1)贵人贱马

(2)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4.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说明:2014年高考侧重中华传统文化的考察,加大了选修课的考察力度。请你多多关注 八、作业设计

学习了本章节,大家会有很多的感悟。请结合你对 “仁”理解,拟一份面向全校师生的倡议书,倡议大家都能以“仁”为行动准则,积极投身到和谐一中的建设中来。 要求:1.字数不少于400字。2.符合倡议书的写作要求

九、板书设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什么是仁

怎样才能达到仁 施仁之后会怎样

搜索更多关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 的文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jo906sjxk77t6k14cj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