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与机械加工基础
第一节 钳工基础
一、划线
划线是指根据图样要求,在毛坯或半成品上划出加工界线的一种操作。按操作的复杂程度可分为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两种。 (一)划线的作用及其基本要求 1.划线的作用
1)确定待加工工件上各表面的加工余量、孔的位置,使机械加工有明确的标志。 2)便于复杂工件在机床上的安装,可以按划线找正定位。
3)通过划线可以检查毛坯是否正确,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的毛坯,避免加工后造成材料、人力的浪费。
4)采用借料划线可使误差不大的毛坯得到补救,使加工后的工件仍能符合要求。 2.划线的基本要求
1)划出的线条清晰、粗细均匀。 2)尺寸准确,误差不大于±0.3mm。
3)在立体划线中,长、宽、高三个方向的线条要求互相垂直。 3.划线基准
在工件表面上相互错综复杂的点、线、面中,起着规定其他点、线、面作用的点、线或
- 17 - / 31
面就叫做基准。 4.划线基准的选择
选择划线基准时,应先分析图样,找出设计基准,并尽量使所选划线基准与设计基准一致。
(二)划线常用工具
划线工具一般可分为直接划线工具、辅助划线工具和测量工具三大类。 1.直接划线工具
1)划针。划针是直径为3~5mm、长度为200~300mm的钢针。分单尖、双尖(两头尖)两种,如图2—1所示。
图2—1 划针
2)圆规。划线用的圆规,常用有合腮圆规和滑杆圆规二种(如图2—2所示)。
(1) (2)
图2—2 圆规
1—合腮圆规;2—滑杆圆规。
3)划针盘。划针盘(如图2—3所示)可用来划线或找正工件的位置。
- 18 - / 31
图2—3 划针盘
4)单脚规。单脚规主要用来求圆形工件的中心(如图2—4所示),其形状为一端直尖角,另一端弯尖角。
图2—4 单脚规
5)高度游标尺。高度游标尺(如图2—5所示)既是一种精密划线工具,也是一种精密量具。它的划针脚能直接表示出高度尺寸,对划线极为方便。
图2—5 高度游标尺
2.辅助划线工具
辅助划线工具一般有划线平台、方箱、V形铁、斜楔垫铁和V形垫铁、楔铁和千斤顶、
- 19 - / 31
样冲等。
(三)划线工艺流程 1.划线准备
1)工件的清理:工件毛坯上的氧化皮、飞边、残留的污垢以及已加工件上的毛刺、铁屑等都必须清除干净。
2)工件的检查:工件毛坯经清理后,要进行详细的检查,预先发现工件毛坯上的气孔、砂眼、裂纹、歪斜,以及形状和尺寸误差等缺陷。
3)工件的涂(着)色:为了使划线清晰,工件上划线部位都应涂色。一般对铸、锻件毛坯可用石灰水涂色,小件可用粉笔涂色。对已加工表面一般涂蓝油、绿油、红油,也可涂硫酸铜溶液。在铝、铜等有色金属光坯上一般除涂蓝油外,还可涂墨汁。
4)孔中装塞块:工件毛坯上有孔的,且需要划圆或等分圆时,在孔中要装入塞块。不大的孔可用铅块,较大的孔则用木料或可调节塞块。
2.看清图样,详细了解工件上需要划线的部位,明确工件及其与划线有关部分的作用和要求。 3.选定划线基准(尽量与设计基准一致)。 4.初步检查工件毛坯的误差情况。 5.正确安放工件和选用划线工具。 6.划线。
7.详细检查划线的准确性,以及是否有线条漏划。
8.在圆心和线条上冲眼。对于在划线过程中,需划圆或圆弧的圆心,应划出圆心后立即冲眼。 二、金属锯削
(一)锯削的基本概念
用手锯把材料(或工件)锯出狭槽或进行分割的操作,叫做锯削。钳工锯削的工作范围
- 20 - / 31
主要是分割材料、在工件上锯掉多余部分或锯槽等。 1.锯削运动的方式
正常锯削时手锯有两种运动方式,即平锯和摆锯。
平锯:锯削时,锯弓平行推出。其特点是锯缝断面平整,锯缝底部平直,但不易掌握。 摆锯:锯削时,锯弓小幅度上下摆动。也就是推锯时,身体略前倾,双手随着压向手锯的同时,左手上翘,右手下压;回程时右手上抬,左手自然跟回。 2.起锯的角度
起锯时,锯条与工件锯削面之间的夹角,叫做起锯角。
无论采用远起锯还是近起锯,一般起锯角都应在10°~15°之间。如果起锯角太大,则起锯不易平稳,且锯齿往往会被工件的棱边钩住而引起崩断。如果起锯角太小,由于锯齿与工件同时接触的齿数较多,则不易切入工件。 (二)锯削常用工具——手锯
手锯由锯弓(锯架)和锯条组成。 1.锯弓
(1) (2)
图2—6 锯弓 1—调节式;2—固定式
锯弓用于安装和张紧锯条。常用的有固定式和调节式(图2—6)两种类型。
- 21 - / 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