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是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
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
14.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B.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C.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 D.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15.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实现生态文明,人类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构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创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
B. 构建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理念引向人的社会生活。
C. 生态觉悟在反思人与社会关系后产生,它在自然领域的扩展和推进构成生态哲学。
D. 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外部自然生态危机造成的。 16.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西方学者奈斯之所以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是因为西方传统。
B.人类要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上认真研究生态哲学。 C.生态文明不只是一个理论和认识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D.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与社会生态的构建及自然生态的重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7.下列加点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有槁暴(晒) ② 輮以为轮(使??弯曲) ③吾尝跂而望矣(抬起脚尖) ...④而致千里(送别) ⑤君子生非异也(天资,禀性) ⑥非利足也(走路) ...⑦筋骨之强(强壮) ⑧而绝江河(横断) ⑨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 ...⑩而闻者彰.
(显著,清楚) A.①②⑤⑥⑦⑨ B.①②③④⑦⑨ C.①③⑤⑦⑨⑩ D.①⑤⑦⑧⑨⑩ 18.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9.选出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木直中绳, 輮.
以为轮。(使??弯曲) B.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接近,放到??上)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
也。(统一) 20.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食。 D.我孰与城北
卷二(非选择题)
四.本题3个小题,共10分。 21.从下列诗句中任选3句,共3分 (1),千金散尽还复来。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江东子弟多才俊,。
)
(4)生当做人杰,。
(5)神女应无恙,__________________。 (6)千乘之国,,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22.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要超过30个字。3分
不同种类的斑马有着不同宽狭的条纹,这是同类相认的标记,其黑白相同间的颜色也是一种保护色。在黑光或者月光的照射下,黑白的色泽吸收和反射光线的作用不一样,身躯的轮廓也就变换无定,而又能同森林草原的背景巧妙地协调起来,这样,猛兽就不容易发现他们。
23.李小虎中职毕业后,开了一家名叫兴旺的手机维修店。因所在的小区拆迁改造,现店铺搬迁到了幸福路66号,在新地址开业时间5月28日。请代他写一份迁址启示。要求: 格式规范,内容明确,语句通顺。4分 五、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一个打工仔的“诚信罚金”
一年前,为了帮助河南开封的四胞胎,一位名叫罗嵩山的打工仔发出倡议。倡议如下:
孔记者:“看了您写的报道,我心里特别难受。开封的四胞胎太可怜了,我想帮帮他们!本来我想寄200元钱过去,但后来一想,这种一次性的捐款能起多大的作用呢?因此我想给四胞胎长期的帮助,一直到他们长到18岁。但我是个打工仔,手里没多少钱,我计划每年捐400元,连续捐18年。我有一个计划,但是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孔记者,如果还有11位朋友与我共同组成一个12人小组,每人每年捐出400元钱,直到四胞胎长到18岁,这样四胞胎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