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信息论基础试卷期末A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6:52: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试题编号:

重庆邮电大学2007/2008学年2学期 《信息论基础》试卷(期末)(A卷)(半开卷)

题 号 得 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空,每小空1分,共20分)

1.按信源发出符号所对应的随机变量之间的无统计依赖关系,可将离散信源分 为 和

2.一个八进制信源的最大熵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 分 ?X??x13.有一信源X,其概率分布为????1?P???2x214x3?1?,其信源剩余度为 ;若对?4?该信源进行十次扩展,则每十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是 。

4.若一连续消息通过放大器,该放大器输出的最大瞬间电压为b,最小瞬时电压为a。若消息从放大器中输出,则该信源的绝对熵是 ;其能在每个自由度熵的最大熵是 ;若放大器的最高频率为F,则单位时间内输出的最大信息量是 .

5. 若某一 信源X,其平均功率受限为16w,其概率密度函数是高斯分布时,差熵的最大值为 ;与其熵相等的非高斯分布信源的功率为

6、信源编码的主要目的是 ,信道编码的主要目的是 。

7、无失真信源编码的平均码长最小理论极限制为 . 8、当 时,信源与信道达到匹配。

9、根据是否允许失真,信源编码可分为 和 。 10、在下面空格中选择填入数学符号“?,?,?,?”或“?” (1)当X和Y相互独立时,H(XY) H(X)+H(X/Y)。

(2)假设信道输入用X表示,信道输出用Y表示。在无噪有损信道中,H(X/Y) 0, H(Y/X) 0,I(X;Y) H(X)。

二、(8分)掷两粒骰子,各面出现的概率都是1/6,计算信息量:

1.当点数和为3时,该消息包含的信息量是多少? 2.当点数和为7是,该消息包含的信息量是多少? 3.两个点数中没有一个是1的自信息是多少?

三、(12分)设X、Y是两个相互统计独立的二元随机变量,其取-1或1的概率相等。定义另一个二元随机变量Z,取Z=YX(一般乘积)。试计算:

1.H(Y)、H(Z); 2.H(XY)、H(YZ); 3.I(X;Y)、I(Y;Z);

四、(15分)如图所示为一个三状态马尔科夫信源的转移概率矩阵

?1?2?1P=??2?1???4012121?2??0? ??1??4?

1. 绘制状态转移图;

2. 求该马尔科夫信源的稳态分布; 3. 求极限熵;

五、(12分)在干扰离散对称信道上传输符号1和0,已知P(0)=1/4,P(1)=3/4,试求:

0 0.9 0.1 0.1 0 1 0.9 1

1. 该信道的转移概率矩阵P 2. 信道疑义度H(X|Y)

3. 该信道的信道容量以及其输入概率分布

六、(10分)某信道的转移矩阵P???0.60.30.10? ??0.30.600.1? 试求:该信道的信道容量及其最佳输入概率分布。

七、(13分)信源符号X有六种字母,概率为0.32,0.22,0.18,0.16,0.08,0.04。用赫夫曼编码法编成二进制变长码,写出编码过程并计算其平均码长、编码后的信息传输率和编码效率。

八、(10分)设在平均功率受限的高斯可加波形信道中,信道带宽为3KHz,又设信噪比为10

1.试计算该信道传达的最大信息率(单位时间);

2.若功率信噪比降为5dB,要达到相同的最大信息传输率,信道带宽是多少?

《信息论基础》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空,每小空1分,共20分)

1.按信源发出符号所对应的随机变量之间的无统计依赖关系,可将离散信源分为有记忆信源和无记忆信源两大类。

2.一个八进制信源的最大熵为3bit/符号

?x?X??13.有一信源X,其概率分布为???1?P???2x2 x3??11?,其信源剩余度为94.64%;若44?对该信源进行十次扩展,则每十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是 15bit。

4.若一连续消息通过放大器,该放大器输出的最大瞬间电压为b,最小瞬时电压为a。若消息从放大器中输出,则该信源的绝对熵是?;其能在每个自由度熵的最大熵是log(b-a)bit/自由度;若放大器的最高频率为F,则单位时间内输出的最大信息量是 2Flog(b-a)bit/s.

5. 若某一 信源X,其平均功率受限为16w,其概率密度函数是高斯分布时,差熵的最大值为

1log32?e;与其熵相等的非高斯分布信源的功率为?16w 26、信源编码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有效性,信道编码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可靠性。 7、无失真信源编码的平均码长最小理论极限制为信源熵(或H(S)/logr= Hr(S))。 8、当R=C或(信道剩余度为0)时,信源与信道达到匹配。

9、根据是否允许失真,信源编码可分为无失真信源编码和限失真信源编码。

搜索更多关于: 信息论基础试卷期末A卷 的文档
信息论基础试卷期末A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jvza0n2zf4c2db006b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