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审计,制度建设,其他论文文档]审计制度建设的理论依据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4 6:19: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审计制度建设的理论依据

「摘要」 受托 经济 责任论一直是 中国 经济转轨时期审计制度建设的重要 理论 依据,并形成了“有受托经济责任,就必须进行审计”的指导思想和只注重代理人的制度设计倾向。本文从契约经济学原理,特别是委托—代理理论原理出发,提出审计制度建设中应遵循契约平等原则,注重审计的独立性;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注重审计制度的合理性; 研究 权责利配比(契约优化)状况,恰当定位审计的作用;从解决信息不对称入手,合理把握审计重点;重视审计自身代理 问题 ,完善审计质量控制机制。构造了依据契约经济学设计审计制度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受托经济责任 契约经济学 审计制度 一、契约经济学与委托—代理关系 (一)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 分析 框架

契约经济学研究范围包括受托经济责任,不过是将委托—受托(代理)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詹森和梅克林将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个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若干决策权托付给代理人”(詹森和梅克林,1976,1988)。以委托—代理关系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专门的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否定经营者无私假设:“如果这种关系(代理关系———作者注)的双方当事人都是效用最大化者,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代理人不会总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行动。”(詹森和梅克林1976,1988)。

该理论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信息不对称。也是代理成本发生的最基本原因。信息的不对称性可以从两个角度考察:一是信息 内容 的不对称,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有关行动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也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有关知识方面的信息不对称。研究不可观测行动的模型被称为隐藏行动模型,研究不可观测知识的模型而被称为隐藏知识(信息)模型;二是发生时间的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道德风险模型,也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逆向选择模型。

因此,可通过下述五类行为模型具体说明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1 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因而是完全信息);签约后,代理人选择行动(如工作努力还是不努力),“ 自然 ”选择“状态”,代理人的行动和自然状态一起决定某些可观测的结果;委托人只能观测到结果,而不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的行动本身和自然状态本身(因而是不完全信息)。因其不可观察,不可证实,或者,即使可以,成本也高到不可接受,故委托人的问题就在于:设计一个建立在可观察的结果基础之上的激励合同,以诱使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但这又造成了最佳

[审计,制度建设,其他论文文档]审计制度建设的理论依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jy0x7d5rx6c4rp7oypx5gf8x599ez00sw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