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初三物理自主招生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0:23: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B.日晷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古代捣谷工具利用了杠杆原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受地磁场的作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A、B漂浮,所以根据漂浮条件可知两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各自的重力,由于两个物体是相同的,重力相等,所以FA浮=FB浮=G.

由于A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B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ρ甲>ρ乙, 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甲>ρ乙.

且两烧杯中液面相平即h甲=h乙,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 故A正确.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②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 ③正在消融的冰,是熔化现象; ④寒冬,冰冻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把吸盘紧压在光滑的玻璃上,把吸盘内的空气排出,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了玻璃上,利用了大气压,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是像与物大小相同,与物距的大小无关,所以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不会改变,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风吹向伞,由于伞的下表面风速比伞的上表面的风速小,从而使伞的下表面受到空气压强比上表面大,对伞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故伞向上翻起。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橡胶作为汽车轮胎的材料,利用了橡胶弹性好,耐磨性强的特点。故A符合题意; B.用液态氢作为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是利用单位质量该燃料放出的热量多。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利用了塑料绝缘性强的特点,可以保证用电安全。故C不符合题意;

D.用胶木制作热水壶的手柄,利用的是胶木的导热性差,人提着手柄不会烫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错误;

B.内能和机械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量,物体可能同时具有内能和机械能,故B正确; C.内能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故C错误;

D.内能大小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都有关系,故D错误。 应选B。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之间由于距离太远,导致分子之间的引力太小,不能恢复原状,故A错误;

B.在北方很冷的地区温度非常低,所以应该选凝固点低的物质做测温物质,一般选酒精温度计,而水银的凝固点高,故B正确;

C.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故C错误;

D.因水蒸发有致冷作用,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所以夏天洒水是利用了蒸发吸热的道理,故D错误。 故选B。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在串联电路中,若只有一个用电器工作,则电路中不能发生断路,可能是另一个用电器发生了短路而造成的,知道接触不良也是断路的一种。若发生断路,则整个电路都不会有电流,所有的用电器都不会工作。 【详解】

A.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L1灯泡两端的电压,若灯泡L2灯丝断了,则L1也不能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B.灯泡L2的灯座上两接线柱直接相连,则灯L2短路了,则L2不亮,L1照常发光,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改变,灯泡的亮度改变,故B符合题意;

C.若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则整个电路断路,两灯都不亮,故C不符合题意; D.若滑动变阻器短路了,则滑动变阻器不会引起L1亮度的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详解】

一辆高压冲洗作业车装满水后,一边消耗大量的水对隔离墩进行高压冲洗。一边慢慢匀速向前行驶,此时作业车的质量会减小、速度不变,动能减小;质量减小、高度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故A正确。 故选A。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石油、天然气和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所以应选B。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弹簧被压缩后恢复原状,给钢球弹力的作用,钢球由静止变为运动,速度逐渐变大;当钢球离开弹簧后,不再受弹簧的弹力作用,因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所以钢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钢球在加速过程中,水平方向上受到弹簧的弹力作用,竖直方向上受到水平的支持力作用和重力作用,支持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不计阻力,钢球在滚动的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撞击右侧弹簧后,钢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时,弹簧形变最大,且与左侧弹簧最大形变相同,所以两边弹簧的电子屏最大读数相同;故C正确;

D.铁球向右运动压缩弹簧,弹簧形变增大,弹力增大;当弹簧形变最大时,钢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钢球速度变为零,然后,钢球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左运动,弹力逐渐缩小;故D错误。 故选C。

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敲鼓时,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高,故A错误; B.敲鼓时,鼓面振动越快,音调越大,故B错误; C.敲鼓时,听到的声音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敲鼓时,远处的人听到鼓声是由空气传播的,故D正确。 故选D。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甲中物体漂浮,乙中物体悬浮,且V排甲<V排乙,因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的重力相等,所以,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即F甲=F乙,故BD错误;

F浮由F浮=ρ液gV排的变形式ρ液=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因两容器中液

gV排面相平,液体的深度相同,所以,由p=ρgh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即p甲>p乙,故A错误、C正确.。 故选C。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用力鼓掌与轻轻拍掌振动的振幅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故A错误;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即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故B错误;

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故C正确;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但不能防止噪声产生,故D错误.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烧杯漂浮时其侧壁受到水的压力,但全力为零,故A错误; B.小烧杯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故B错误;

C.小烧杯沉入底部静止后,大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大烧杯重力、小烧杯重力及水的重力之和,保持不变,故C错误;

D.小烧杯浸没后,其所受浮力小于自重,相比漂浮时排出水的体积变小,故大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了,故D正确。 故选D。

1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质的属性包括硬度、弹性、磁性、塑性、状态、颜色、质量、密度、导电性、绝缘性、延展性、透光性、导热性、比热容、热值等。根据物质的物理属性类别可知,密度、比热容、导电性是物质的物理属性,质量不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忽略电流表内阻对测量值的影响,是一种理想实验法:

A.在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时,将两个相同的小车从不同的高度释放是控制变量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被压物体形变量大小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是转化法,故B不符合题意;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初三物理自主招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jza17aioo5v45r56fo51lh1d7s0s50096m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