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违反合作原则幽默的产生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9:27: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违反合作原则幽默的产生

幽默是英文humor的译音,是一种艺术手法,辞海把幽默解释为“以轻松、戏谑但又含有深刻的笑为其主要审美特征,表现为意识对审美对象所采取的内庄、外谐的态度。通常是运用滑稽、双关、反语、谐音、夸张等表现手段,把缺点和优点、缺陷和完善、荒唐和合理、愚笨和机敏等两面极对立的属性不动声色地集为一体。在这种对立的统一中,见出深刻的意义或自嘲的智慧风貌”。它的产生一方面取决于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如谐音);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尤其是幽默对话很大程度上依赖语境产生。语用学的任务就是把特定的话语置于特定的语境中,来探索在不同交际环境下如何运用语言的规律。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赖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出的。格赖斯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因此,格赖斯(H.P.Grice)提出了会话中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简称CP)。格莱斯在《Logicand Conversation》(1975)一文中认为人们在谈话中遵守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每个范畴又包括一条准则和一些次准则,即 A.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 a)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b)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B.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 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b)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C.关联准则(Relevant Maxim)。说话要有关联。 D.方式准则(Manner Maxim)。说话要清楚、明了。 a)避免晦涩; b)避免歧义; c)简炼; d)井井有条。

然而,人们在实际言语交际中,并非总是遵守“合作原则”,出于需要,人们会故意违反合作

原则。格赖斯把这种通过表面上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言外之意称为“特殊会话含义”。“特殊会话含义”解释了听话人是如何透过说话人话语的表面含义而理解其言外之意的,由此来表达另外一种意思,幽默也就时常在这时产生。 1.违反“数量准则”产生的幽默 例1. Man: Does your dog bite?

Woman: No. (The man reaches down to pet the dog. The dog bites the man’s hand. )

Man: Ouch! Hey! You said your dog does not bite. Woman: He doesn’t. But that’s not my dog. 那Man一定是站在那里哑口无言,幽默效果自然而生。 例2. (In a job interview.)

Manager: Have you ever worked in such a supervisory position before, Madam? Lady: No, but at home I have three boys and they and their father call me President Lincoln. Manager: You’ve got it.

在这段会话中,这位女士在被问到“是否曾做过主管这类职位”这一问题时,只须回答“没有”就可以了。不过,如果那样回答,经理将根本不会考虑她的申请,这份工作也就轮不到她了。这位聪慧的女士故意违反会话的合作原则,提供了过多的信息,补充指出虽然没有做过这类工作,但家里的三个男孩子和丈夫都称其为“林肯总统”。能够管好三个男孩子,并能与指挥美国联邦人民赢得南北战争的林肯总统相提并论,她当然有非凡的管理才能。如此机智幽默的女士,自然能够得到这份工作。

例3. When an old grey-haired driver in a large Rolls Royce turned his head and very slowly began to reverse his car into the parking space, a very young man in a mini came up from behind and drove straight in, nose first. The older driver stopped his car and looked at the young man angrily. But the young man wasn’t sorry and said laughingly, “I am young!” The old man said nothing. He just

reversed his car again and crashed into the young man’s car very hard. There wasn’t much of the Mini left. The young man couldn’t believe his eyes. Now he became very angry. The older driver got out and said, “I am rich!”

在这个例子中,一个年青人为了争夺一个停车位和一位老人发生了冲突,双方在对话中都故意提供不足的信息,违反了数量准则。年青人在抢得停车位后,为了炫耀自己的敏捷反应,得意洋洋地说了半句话“我年青”,但实际上却影射了后半句话“你太老了,不可能像我这样反应敏捷”。开劳斯莱斯轿车的老人显然是有钱人,他在受到年青人的嘲讽后,继续倒车直到撞扁年青人的廉价小车;然后也以牙还牙地只说了半句话“我有钱”,实质上却暗示了后半句“你太穷了,不可能像我这样干”。老人用这种方式好好地教训了不懂礼貌的年青人,使人在感到幽默之余,不禁感叹老人的机智。 2.违反“质量准则”产生的幽默

Two brothers were looking at some beautiful paintings,“ Look!”said the elder brother,“How nice these paintings are!”“Yes.” said the younger.“but in all these paintings there is only the mother and the children, where is the father?” The elder brother thought for a moment and then explained,“Obviously, he was painting the pictures.”

例中弟弟问爸爸去哪儿了,哥哥的回答是爸爸正在画这些画。质量准则要求人们不说自己认为不真实或缺乏证据的话。哥哥的回答显然没有根据而是他自己的猜想,所以违背了质量准则,幽默就产生了。

老先生搭乘火车,车内非常拥挤,好不容易发现一个座位,正高兴地要坐下去,座位旁的年轻人开口说:“对不起,这位子有人坐。”老先生没办法,只好摸摸鼻子站在一边。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姐,就问:“这位子有人坐吗?”年轻人说:“没关系,请坐。”这小姐便坐下去了。”老先生十分生气,就走过来问:“你刚才不是说这儿有人吗?”年轻人便说:“她是我妹妹。”老先生就更恼火了:“这就怪了,她是我女儿,我什么时候有了你这么个儿子了?”

例中这个年轻人不愿意把空座位给老先生坐,故意违反质量准则,谎称这座位有人坐,后来

却把空座位让给一漂亮姑娘,老先生指责他,年轻人不甘示弱,再次违反质量准则,结果谎言被老先生当场戳穿,非常尴尬。

例3. 语文老师发现张三上课睡觉很生气,于是叫醒张三问道:“你怎么上课睡觉?” 可是张三不承认睡觉。 张三:“我没睡觉。” 老师:“那你干嘛闭上眼睛?” 张三:“老师,我在默念课文。” 老师不信,说:“那你干嘛直点头?” 张三:“老师,你讲课讲得很好。” 老师还是不信,说:“那你干嘛直流口水?” 张三:“老师,你讲课讲得很有味道。”

例中的张三显然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可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在课堂上睡觉,于是编造出各种借口,制造出诙谐幽默的效果。 3. 违反“方式准则”产生的幽默

例1. The man bought a cigar in a department store and lit it while still in the store. A clerk told him to put it out because smoking wasn’t allowed in the store.“What do you mean ?”He said,“You sell cigars but don’t allow smoking.” “We also sell bath towels,” said the girl sweetly.

此例中男子很诧异商店卖烟,却不能在那里抽烟,售货员的回答言外之意是,我们这里卖浴巾难道你也要在这里洗澡吗。幽默就随之产生了。

例2.有个人接连下了三盘棋,然后旁人问他胜负如何。他回答说:“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没输,第三局我说和了吧,他却不肯。”

下棋人啰啰嗦嗦,却不愿简洁的表示:“三局皆输”,既给自己留下了脸面,又让旁人感到滑稽可笑,逸趣横生。

例3.一位颇有名气的哲学家在演讲结束后与学生交谈。 一个学生问:“您认为谁是当今最优秀的哲学家?”

搜索更多关于: 违反合作原则幽默的产生 的文档
违反合作原则幽默的产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jzd688nly7dd7d92wp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