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减慢b.若2组漏斗内的液面比1组高,则说明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加快 c.若1、2组漏斗内的液面高度相同,则说明温度高低并不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
(2)a.低温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其功能
b.低温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呼吸释放能量的过程
解析
(1)由实验目的可知,该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再分析实验步骤,可获取以下信息:实
验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物质的跨膜运输速率,观察指标是漏斗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掌握了上述信息后,再对各种情况逐一分析: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低温不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要注意在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情况下,对具体的影响结果也要进行分析,即低温可能使物质的跨膜运输速率加快,也可能使物质的跨膜运输速率减慢。(2)在低温条件下,酶活性会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也会发生改变,所以应从这两方面分析低温对物质跨膜运输速率的影响。
实验归纳
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1)预测结果:
“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例如对“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这个实验进行结果预测时,有以下3种可能:①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Fe3的催化效率;②Fe3的催化效率高于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③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与Fe3的催化效率基本相同。根据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可知,①是最可能的结果。 (2)得出结论:
探究性实验的每一个结果和结论一般都用“如果(若)……就(则)……”来描述,不能前一个结果和结论用“如果(若)……就(则)……”来描述,后面的结果和结论用“反之”“否则”等词表示。
考点三 验证、探究、评价类实验
++
+
+
1.验证性实验题型特点
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预料之中”的,因此结果和结论只有一种情况。结果即由所学知识或实验原理推出的现象,结论即实验目的。如“验证CO2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的实验,
实验结果为对照组叶片遇碘变蓝;实验组叶片遇碘不变蓝。结论为CO2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2.探究性实验题型特点
探究性实验是对未知的生物学现象进行探索,因此预期的结果及结论是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其书写格式一般为“如果……则……”。如“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结果和结论会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果相同时间内,在光下的一组比在黑暗中的萌发数多,则光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如果在光下的一组比在黑暗中的萌发数少,则光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如果两组的萌发数相同,则光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3.评价类实验题型特点
此种题型突出“评价”实验,所以题干实验目的明确,围绕实验目的已设计好实验,但由于实验设计中存在某些不足(如变量设计不合理或未设计、没有强调等同和适宜即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结果检验不合理、原理使用不当等),导致实验结果不能说明实验结论。 [错混诊断]
1.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14·江苏,4C)( √ )
2.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2014·江苏,4D)( × )
3.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说明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2012·福建,2B)( × )
4.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通过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可减少实验误差(2013·福建,4B)( × )
题组一 从验证类实验进行命题
1.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以耗氧量为测定指标,请你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设计实验步骤和表格,将预期的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材料与用具:体重相同的正常同龄雌性小鼠若干只、适宜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溶液、生理盐水、耗氧量测定仪等。(注:答题时具体注射剂量不作要求) (1)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一张表格,将预期的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答案 (1)①将小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用耗氧量测定仪测定每只小鼠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 ②甲组每只小鼠注射适量的甲状腺激素溶液,乙组每只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③一段时间后,用耗氧量测定仪测定甲、乙两组每只小鼠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 ④对所测得的耗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如表所示 甲状腺激素对小鼠耗氧量的影响
组别 甲组 乙组
解析 依实验课题“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甲状腺激素的有无,故需要设置两组实验:实验组小鼠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溶液,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并以小鼠的耗氧量为检测指标,实验前应先测定每组小鼠的耗氧量,以便与实验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由于该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因此,实验结果是确定的,即注射甲状腺激素的实验小鼠的耗氧量将明显增加。
注射前 两组小鼠耗氧量平 均值相近 注射后 耗氧量平均值明显增加 耗氧量平均值无明显变化 实验归纳
验证性实验的解题技法
(1)明确目的——做什么
审题时抓关键句:“验证……”,“证明是……还是……”,如验证“硼元素……”。 (2)弄清原理——为什么这样做
析题:为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如何利用材料,满足实验条件,如何才能观察到因变量的指标(即实验现象),如何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得出正确的结论。 (3)设计实验——怎么做
解题:三步曲:分组、对照、观察。 (4)结果与结论——怎么样
验证性的结果在“预料之中”,是唯一的,注意结论与题目吻合。 题组二 从探究类实验进行命题
2.为研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一实验小组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回答: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步骤 蒸馏 水 30mg/L 2,4-D溶液 50mg/L 2,4-D溶液 80mg/L 2,4-D溶液 110mg/L 2,4-D溶液 140mg/L 2,4-D溶液 配制溶液 选择插条 浸泡插条 扦插及 培养 实验结果 选取该植物生长天数、嫩芽数目等相同的适宜插条若干,随机分成六等份,并编号 分别用等量蒸馏水或相应浓度的2,4-D溶液浸泡插条12h 浸泡后的插条扦插在潮湿沙土中,培养时间及其他条件均相同
(1)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可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________mg/L之间。
(3)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提出插条生根可能需要光照,为此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用适宜浓度2,4-D溶液处理过的插条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扦插在潮湿沙土中。 ②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置于______________下培养,其他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光照有利于插条生根;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黑暗有利于插条生根;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光照、黑暗对插条生根没有影响。
答案 (1)起对照作用 (2)50~80 (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增加,插条生根数目逐渐增加;超过一定浓度范围后,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继续增加,插条生根数目又逐渐减少 (4)②黑暗条件 相同且适宜 ③分别计数甲、乙两组插条生根的数目 a.如果甲组的插条生根数目高于乙组 b.如果甲组的插条生根数目低于乙组 c.如果甲、乙两组的插条生根数目相当
解析 (1)A组用蒸馏水浸泡插条,目的是确定在没有2,4-D溶液的情况下,插条的生根状况,因此该组起对照作用。(2)C、D两组的插条生根数目基本相同,因此可以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C、D两组对应的浓度之间。(3)与A组比较可知:2,4-D溶液的浓度在30~110mg/L之间,对插条生根均具有促进作用。在最适浓度之前,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增加,插条生根数目逐渐增加;超过了最适浓度,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增加,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逐渐减小。当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140 mg/L时,其对插条生根具有抑制作用。(4)根据实验目的“插条生根可能需要光照”可知,自变量为有无光照,其他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观察指标为插条生根的数目,通过比较两种条件下的生根数目,即可得出结论。
实验归纳
探究性实验的解题技法
(1)找到实验目的,从题干中可以找到实验目的是什么。 (2)提出一种可能的实验原理,换用陈述句表述实验原理。 (3)平行分组、实施变量操作、给以适宜条件培养、设计实验步骤。
(4)先假设出可能的实验结论再得出实验结果,最后反过来写,即反推正写法。 题组三 从评价类实验进行命题
3.某兴趣小组为验证2,4-D对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A.剪取同一杨树植株上长势与长度相同、部位相近且有3个芽的健壮枝条20根,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B.甲组每根插条上都保留3个芽,乙组每根插条上的芽全部去除;
C.将甲组插条的下端插入适量蒸馏水中,乙组插条的下端插入等量适宜浓度的2,4-D溶液中。两组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D.每天观察、记录插条上芽的数目。 请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
(1)每组选取多根插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两项不合理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改正后,甲组起________作用。
答案 (1)减少实验误差(排除偶然因素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或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2)①甲、乙两组插条上芽的数量不等(或没有控制好变量) ②观察、记录插条上芽的数量不对(或观察记录的指标不对) (3)对照
解析 (1)每组选取多根插条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排除偶然因素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或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2)依据实验设计的等量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分析该实验设计的两项不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