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编制依据和工程概况
1.1编制说明
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清单图纸以及现场的实地踏勘,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在公路、桥涵等类似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经验,依据我公司的施工、技术、机械装备和管理等综合水平编制标书,若中标我们将在此基础上遵循合同要求,进一步按照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编制出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照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实施。
1.2编制依据
1、《雨城区黄后公路改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3.《公路路基施工规范》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5.《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9.《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10.《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1.3工程概况
1.3.1总体工程项目简介
1、工程名称:雨城区黄后公路改建工程 2、建设地点:雅安市雨城区
3、建设规模:该项目起于雨城区碧峰峡镇黄龙水库,经红牌村,止于后盐村与名山县交界处,全长8.375公里。采用公路等级为山岭重丘四级,设计时速为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4.5米,路面宽度4.5米,适当位置设置错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
4、标段划分:施工1个标段
5、质量目标: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合格标准
6、计划工期: 240日历天。
1.3.2工程区域自然特征
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雨城区是雅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位于雅安市的东部、青衣江中游,距省会成都约120 公里。地势呈南北长条形,西南高,东北低,幅员面积1067.3km2。
本项目位于雨城区碧峰峡镇的红牌村和后盐村。
全区地势西高东低,处于邛崃山脉二郎山支脉大相岭北坡,为中低山地带。山地占全区总面积的91%,其中海拔1000 米以下的低山占
45%,1000 米以上的中山占46%。平地占9%,主要是河谷阶地和山间盆地。中山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南,低山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北河谷两侧。
2、气象水文
工程所在地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6.2℃;具有春季少雨干旱,盛夏暴雨洪涝,秋天阴雨连绵,冬季雨雪霜少的特点。本流域由于受特殊地理位置、地形作用的影响,构成了著名的青衣江暴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751.4mm,多年平均霜日数9.2 天,多年平均雷暴雨日数31.5 天。
1.3.3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
本项目属旧路改扩建工程,原有道路与雅安至上里的道路相接,交通运输条件良好便利,沿线建筑材料质量好、储量丰富,且运距较短,利用现有道路可作为项目筑路材料及设备的运输道路,交通便利。
(1)石料:雅上路沿线分布有多处料场,均可开采,储量丰富,可直接购买使用;主要用于混凝土工程、排水、防护等浆砌工程。储量能满足工程需要。
(2)砂:沿线材料丰富,砂质纯净,含泥量少,质量较好,交通便利,可直接购买使用;主要用于混凝土工程、排水、防护等浆砌工程。储量能满足工程需要。
(3)水:项目位于河边,水资源丰富,经检验无腐蚀性,水质纯净,可作为工程用水,生活用水则可采用沿线山泉水。
(4)水泥:在天全县境内有水泥厂,距离施工现场约50 公里,交通运输方便,可供选择,质量较好。
(5)其他材料:本工程所需钢材、木材等其他材料可在雅安购买,通过公路运输至工地,交通方便,材料储量充足。
(6)生产用电:沿线地区电力供应较充足,施工用电容易解决,但需与供电部门协商,并准备一定数量的发电机,以备急需。
(7)交通条件:项目区位于交通要道,交通条件良好。
1.3.4技术标准
本路段施工图设计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以及业主的要求和建议,采用双车道四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20Km/h,路基宽度采用4.5m,部分路段为充分利用旧路及桥梁,降低造价,参照四川省通村公路技术标准,详细技术标准见下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