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阶级和阶层因素 E:经济因素
2.激励理论大致可以分为几种基本类型,即(ABC)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 C:状态型激励理论 D:自我感知型激励理论 E:综合型激励理论
3.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的几个方面是(ABE)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控制过程 D:协调过程 E:情感过程
4.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的缺点是(ABCDE) A:行政管理部门与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容易混淆 B:领导的决策指挥与职能部门的建议可能不一致 C:容易造成多头领导的现象 D:层次多,扩大了机构的规模 E:小型企业不适合这种结构 5.实行组织变革的方式有(ABCE) A:人员导向型 B:组织导向型 C:技术导向型 D:环境导向型 E:系统导向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1P3-4) 2.简述自我意识对自我管理的意义。 (4P100--101) 3.简述群体应具备的特征。 (7P156)
4.简述弗德勒提出的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 (11P287) 5.简述绩效考核的程序。 (14P377--379)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举例说明性格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3P63--65) 2.试分析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 (1P5) 五、案例分析题(15分)
1.案例:某建筑工程公司10年前的产值已达10亿元,3年前,居安思危的企业老总,从北京高薪请进一
个“高手”构建组织文化,重新编印了企业画册,统一了员工制服,健全了企划部、公关宣传部等部门,招聘了一大批具有表演和公关才能的靓女俊男等等,“看上去很美”。但一边是花巨额的钱搞所谓的组织文化构建,一边是员工不但老样子还更养成了务虚不务实做表面功夫的习性。两年不到,火旺的企业终于支持不下去了。这样的组织文化实际上已经变味为时髦的“皇帝的新装”。 结合案例资料,请回答:
(1):组织文化的作用是什么?(13P341--345)
(2):培植组织文化的过程和方法是什么?(13P352--354)
(3):案例中的建筑工程公司在组织文化建设中走入了什么误区?(13P350—351
2008年10月份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现代管理学越来越认识到,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管理的
核心是(D)
A:物 B:资金 C:科技 D:人
2.在心理学研究历史上,霍桑实验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D) A:科学技术的因素 B:群体规范的因素 C:目标管理的因素 D:人际关系的因素
3.提出雇主和工人双方协调和合作是有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实行科学管理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是
(B)
A:亚当?斯密 B:泰罗 C:巴贝奇 D:罗特利斯博格
4.按照“社会人”的假设,在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上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A) A:良好的人际关系 B: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 C:正式群体 D:物质刺激
5.从人的心理特性来研究人的个性的理论被称为(C) A:社会学习论 B:心理分析论 C:特质论 D:个性类型论
6.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被称为(A)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经验
7.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不包括(A) A:过去的经验 B: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C: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D:对象的组合
8.我们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晰明显的知觉,由于这一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
度来看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或品质的知觉,这被称为(B)
A:优先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定型效应
9.表现为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所有物等的认识,其行为常常表现为追求身体的外表、物质欲
望的满足、维持家庭的利益等,这被称为(C)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物质自我 D:精神自我
10.阿尔波特及其同事尝试将价值观分为六种,其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爱和信任的是(D) A:唯美的 B:宗教的 C:政治的 D:.社会的
11. 1961年提出“态度变化三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 A:勒温 B:费斯汀格 C:墨菲 D:凯尔曼
12.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观点,属于人的高级需要的是(A) A:尊重需要 B:生理需要 C:安全需要 D:交往需要
13.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体现了社会要求的(D) A:利益分配平均化倾向 B:利益分配绝对化倾向 C:利益分配模糊化倾向 D:利益分配合理化倾向
14.在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非正式群体的分类中,主张依据非正式群体与组织是否保持良好关系为主线来分类
的学者是(C)
A:道尔顿 B:里维斯 C:塞利士 D:莫雷诺
15.正式群体的主要功能是(B) A:完成组织任务和协调人群关系
B:完成组织任务和满足成员的各种心理需要 C:协调人群关系以及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 D:满足成员的各种心理需要和协调人群关系
16.已知a群体:强凝聚力积极诱导;b群体:弱凝聚力积极诱导;c群体:弱凝聚力消极诱导;d群体:
强凝聚力消极诱导。其按照生产效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A)
A:abcd B:adbc C:bacd D:abdc
17.冲突的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其中阶段Ⅱ是(A) A:认识和个性化 B:潜在的对立或不一致 C:行为意向 D:结果
18.从管理的角度看,平行沟通获得较好效果的条件是(B) A:上级的支持
B:上级的知识和支持并存时 C:上级的知识
D:上级正式规定并制度化后
19. 20世纪40年代开展“群体动力学”研究的心理学家是(C) A:贝尔斯 B:伯恩 C:勒温 D:西格尔
20.一个真正有作为的领导者,应该(B) A:具有正式领导者的功能
B:具有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的功能 C:具有非正式领导者功能
D:具有正式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功能
21.领导有效性的品质理论中的传统品质理论的缺陷是(C) A:将有效领导者与某些品质特征相联系 B:从动态的角度研究领导者的品质特征 C:遗传决定论,忽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D:从领导者的行为方式来探索成功的领导模式
22.提出“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观点的是美国着名的决策研究专家、诺贝尔奖金获得
者(D)
A:麦克利兰 B:吉伯 C:布莱克 D:西蒙
23.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的是(D) A:过程管理 B:制度管理 C:人员管理 D:目标管理
24.组织设计的核心是(C)
A:形象设计 B:人员设计 C:结构设计 D:功能设计
25.日本组织文化的显着特色是(B) A:以人为中心 B:家族主义 C:和魂洋才 D:软硬结合
26.根据组织形象的层次,可以将组织形象识别相应地分为( A) A:组织理念识别系统、组织行为识别系统、组织视觉识别系统 B:组织形象定位系统、组织行为识别系统、组织视觉识别系统 C:组织理念识别系统、组织形象定位系统、组织视觉识别系统 D:组织理念识别系统、组织行为识别系统、组织形象定位系统 27.绩效考核的总方针、总原则是( D) A:客观公正 B:民主公开 C:严格认真 D:实事求是
28.考核者不加批判地接受别人的语言、行为、表现或其他事物,而迅速改变自己对被考核者的评价意见或
看法,从而引起的考核误差被称为( B)
A:晕轮效应偏差 B:暗示性偏差 C:对照效应偏差 D:首因偏差
29.不属于组织变革中的心理原因造成的阻力是( C) A:因变革破坏一些人的职业认同感
B:因变革的后果未知使人们对变革前途产生怀疑和担心 C:因变革引起对个人经济收入影响
D:因变革引起一些人地位和职权的变化影响他们的既得利益 30.组织变革的第三阶段是(A) A:再冻结 B:变革 C:解冻 D:发现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有( ABCE) A:心理技术学 B:霍桑实验 C:群体动力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E:需要层次理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