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给水泵检修技术规程
1 总则
本规程适用于DG46-50*12、4GC-8型给水泵检修和维护。 1.1 本设备主要用途
输送除氧水至锅炉、造气和合成废锅。 1.2 给水泵型号和意义 DG--多级锅炉给水泵 46--流量(m3/h) 50--单级扬程(米) 12--级数 2.结构说明:
本系列卧式多级泵为两端支承。壳体部分是节段式,泵传动方式是通过弹性联轴器与电动机联结。泵旋转方向从驱动端看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2.1 定子部分:主要有吸入段、中段、吐出段、导叶、填料函体等,分别用拉紧螺栓联成一体,吐出口与吸入口为垂直方向。
2.2 转子部分:主要有轴、叶轮、平衡盘及轴套等零件组成。 2.3 泵密封:
a、吸入段、中段、吐出段之间静止结合面用纸垫密封。 b、 泵各级之间采用节流密封。 c、 泵两侧采用软填料密封。
d、 采用挡水圈挡水,防止水进入轴承。
2.4轴承部分:整个转子由轴两端滚柱轴承(4GC-8*10泵为滚珠轴承)支承。轴承采用油脂润滑。
3检修周期、工期: 4.检修内容:
检修项目 检修周期 检修工期 小 修 3-6(月) 8(小时) 大 修 12-15(月) 48(小时) 4.1小修:
4.1.1检修填料密封,更换填料;
4.1.2找正联轴器,调整联轴器轴向间隙、更换联轴器易损件。
4.1.3检查、修理在运行中出现各种缺陷、更换轴承、紧固各部螺栓。
4.1.4检查、清理冷却水系统,更换润滑脂。 4.2大修:
4.2.1包括小修内容;
4.2.2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磨损,腐蚀和冲蚀程度,予以检修或更换。
4.2.3检查轴磨损,腐蚀和不直度,进行修复或更换。 4.2.4校核叶轮静平衡。 4.2.5检查、调整口环间隙。 5.泵拆卸与装配: 5.1泵拆卸
5.1.1泵拆卸时,应测量下列数据,并做好记录,以便组装时参考:
a、测量转子窜动间隙。 b、复查对轮中心。
c、测量转子上抬下沉数值。 5.1.2首先将泵内液体放掉,拆去妨碍拆卸附属管路,如平衡管、水封水管引线等。
5.1.3拧下吐出侧轴承压盖上螺栓和吐出段、填料函体、轴承体之间联接螺母,卸下轴承部件。
5.1.4拧下轴上圆螺母,依次卸下轴承内圈、轴承压盖和挡套后,卸下填料体(包括填料压盖、填料环、填料等在内)。
5.1.5依次卸下轴上O型密封圈、轴套、平衡盘和键后,卸下吐出段(包括末级导叶、平衡盘等在内)。
5.1.6卸下末级叶轮和键后,卸下中段(包括导叶在内),按同样方法继续卸下其余各级叶轮,中段和导叶,直至卸下首级叶轮为止。
5.1.7拧下吸入段和轴承体联接螺母、拧下轴承压盖上螺栓后,卸下轴承部件(在这之前应予先将泵联轴器卸下)。
5.1.8将轴从吸入段中抽出,拧下轴上固定螺母、依次将轴承内圈、O型密封圈、轴套、挡套等卸下。
5.2泵装配泵装配顺序,按拆卸顺序反向进行。 6.水泵检查和修理 6.1轴检查:
a、应用00号砂布涂上油打光滑,检查有无冲蚀和毛刺等缺陷。
b、把轴划成几个等分,用百分表检查各处弯曲度。其弯曲 值是在同一圆周两个相对位置读数差一半,应符合表1 规定。表1
水泵轴允许弯曲值当轴弯曲值超过0.05mm时,应在车床上找出弯曲方向,可采用局部加热加压法、应力松弛法或捻打法进行校
测量位置 轴径处 轴套处 允许弯曲值 ≤0.03 ≤0.03 直,也可采用机械加压法校直。 c.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考虑更换:轴表面有被水冲刷而出现较深沟痕时。
轴表面发现裂纹时。 轴弯曲虽经多次校直。 运行以后仍发现弯曲时。
d.检查轴径圆柱度公差应为0.02~0.03mm。 6.2轴上套装件检查
a.检查叶轮磨损、汽蚀、裂纹情况。若叶轮口环处有磨损,但深度不大,可在车床上修整再用,修整时要注意保证同轴度,同轴度公差为0.05mm。若口环处磨损较严重,无法修复,应更换新叶轮。叶轮与轴配合间隙应小于0.06mm,间隙过大时可更换配件。叶轮密封环半径间隙应符合图纸要求,或按表2规定。
表2 叶轮密封环允许半径间隙 mm
b.叶轮、轴套、调整套等端部承力面应接触均匀,无毛刺、伤痕等缺陷。
c.在平板上检查端面晃度,不应超过0.02mm。大于0.02mm时,
叶轮直径 允许半径间隙 120~180 0.20~0.30 180~260 0.25~0.35 260~360 0.30~0.40 360~500 0.40~0.60 应进行刮研。 6.3平衡盘、平衡环检查 a.检查接触面应光滑平整。
b.用红丹粉检查平衡盘、环接触面严密程度。如接触不好,应进行对研,使其接触面积达到75%以上,且接触匀称。如接触不良应研磨好。
6.4转子试装检查
整台泵装复前,必须先进行试装,把套装件装在轴上,并进行下列检查:
a.各机叶轮出口中心线间距离应符合要求。
b.检查最后一级叶轮与平衡盘工作面距离,并做好记录。 c.叶轮出口端面圆跳动公差应小于0.08mm。
d.检查套装件径向圆跳动,叶轮密封环处应小于0.08mm,轴套处应小于0.04mm。
e.检查平衡盘径向圆跳动公差应为0.04mm,端面圆跳动公差应为0.03mm。
6.6其他检查项目
a.检查中段结合面,不好时应刮研处理。测量两中段外壳接合面间距,将叶轮放入导叶内,测量叶轮出口中心与导叶进口中心偏差。
b.检查出水端导叶中心至静平衡盘工作面在工作时间隙,应和试装时末级叶轮出口中心与动平衡盘间距离相等;如不相等,可加工轴套或平衡盘承力面进行调整。
c.检查泵壳导向键,应无卡涩磨损,间隙合适。 d.检查更换盘根冷却水室。
7.水泵装复水泵修复后回装,应按解体时相反顺序进行,方法如下:
7.1把泵轴先穿入低压端盖中,随后将低压盘根压盖、油挡等件放在轴上,在装 入联轴器。
7.2先装第一级叶轮、键、间隙套和泵壳,再逐级装叶轮和中段泵壳至出口端盖,并应注意:
a.按试装顺序记号装入。
b.应将高压轴端支撑住,以防弯曲。 c.在组装过程中不要轻易盘动转子。
d.装叶轮、间隙套等件时,推移应平稳,防止歪斜与卡涩。 7.3对称拧紧穿筋螺杆,装上调整套,动平衡盘、高压轴套,拧紧螺母。
7.4测量轴窜动量并做好记录。
7.5松开轴端螺母,拆下动平衡盘,装上静平衡盘,再将动平衡盘装好。测量转子
窜动量,要求为总窜量1/2。
7.6组装出水侧冷却水室端盖、轴承支架、轴承等部件并加油。 7.7联轴器找正,要求中心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联轴器中心允许偏差
7.8回装与泵体相连接进、出口管、平衡管、再循环管、冷却水管和各测量仪表。
8.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转 速 r/min ≤3000 <1500 允许偏差值,mm ≤0.04 ≤0.06
现 象 原 因 叶轮静平衡不好 联轴器中心不正; 运行时发与泵体连接管子固定不牢靠; 生振动 泵活电动机底脚固定不好; 泵轴弯曲; 轴承磨损; 轴承发热 轴承磨损 润滑油变质 处 理 方 法 检查是否腐蚀或损坏影响 检查联轴器中心是否正确 检查紧固 加固泵或电动机底脚 检查校直 更换轴承 测量间隙坏者更换 更换新油 泵运转后不出水, 进水压力低于饱和温度下汽化压力 压力表不运转方向相反 显示出水压力 填料压盖太紧,填料室发热 电流增大 动静部分碰磨 泵流量大于规定值 密封环磨损 轴向力不平衡盘磨损 平衡 平衡盘径向间隙过小 进水压力低于饱和温度下汽化压力 运转中压过滤网或流道被阻 力和流量泵启动前没将进水管路充满水 不足 叶轮雨密封环磨损 水泵平衡盘径向间隙超过规定值 提高进水压力 校正水泵转动方向 放松填料压盖 调整平衡盘,更换磨损件 减少供水量在额定以下 更换磨损件 重新研磨 加大间隙规定值 提高进水压力 停泵清理滤网 向进水管路继续充水 检查更换磨损零部件 调整间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