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专题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1 9:12: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读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2.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答案】1.C 2.B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据此完成第3~4题。

3.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 ①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 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有关东北水稻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②水稻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③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④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3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低,与质量优无关。第4题,受气候因素的影响,玉米、小麦产量要高于水稻;水稻主要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也有分布。 【答案】3.C 4.C

1

读“我国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第5~6题。

5.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C.草地、林地、耕地

B.耕地、草地、林地 D.草地、耕地、林地

6.关于A所在省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畜产品基地 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5.D 6.B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完成第7-9题。

7.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被冲刷变薄 B.气候干旱 C.生物活动微弱 8.辽河下游两岸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玉米

C.高粱

D.水稻

D.秸秆还田

9.呼伦贝尔草原的农业生产类型为( ) A.种植业为主

B.畜牧业为主

D.淡水养殖业为主

C.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解析】东北地区的黑土因被冲刷变薄而使其肥力不断下降。辽河下游平原水稻种植面积广大。呼伦贝尔草原是重要的畜牧业区。 【答案】7.A 8.D 9.B

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读图完成10~11题。

2

10.该垦荒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 B.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C.风沙危害,土地荒漠化 D.湿地萎缩,生态功能下降

11.当地人们在解决上述问题时采取了收获后在田间留残茬的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 ) ①减少风的侵蚀 ②防止冻土扩大 ③增加土壤水分 ④降低地面辐射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答案】 10.C 11.A

下图为“我国各大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属于不同的农业区 B.⑥⑦⑧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 C.⑥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类型是绿洲农业 D.③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13.关于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地土地荒漠化严重

3

( )

B.④地水土流失严重,⑤地土壤盐碱化严重 C.⑥地水土流失严重,⑦地石漠化严重 D.⑧地酸雨危害严重,⑨地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 【答案】 12.D 13.B

14.图甲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 (等高线单位:m),图乙为“该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利用等高线数值,说出该地旱地和林地的空间分布特征。 (2)该地区林地面积广,其环境效益主要是什么?

(3)为了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图乙,说明该地区种植业结构该做如何调整,理由是什么?

(4)简述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

4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专题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k4tl8rx4h02ra71xnd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