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地上,生气地说:“什么破玩意儿!”
通过上面的案例可见,为了将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我们可以利用富有个性的语言描写来塑造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2)语言要有变化
语言要变化,即人物语言描写要多分段,尽可能变换前后提示语的位置,不要全用提示语在前的一种描述形式。为了让语言摆脱单调乏味的句式重复,增强习作的可读性,我们要交替使用各种表达形式。下面是如何让语言有变化的策略发散图:
案例:
比如下面是曾洪国同学的作文《我今天考砸了》的草稿片段:
这次我考砸了。一回家,爸爸就对问我:“昨天的考试成绩出来了吗?”我撇撇嘴,说:“老师还没发呢!”爸爸又接着说:“最近你的成绩有点下滑,上课要认真才行!”我说:“恩!”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不安,于是安慰我说:“其实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你努力后有进步就是值得表扬的。”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的委屈、伤心都一股脑冒了出来。
经过思维导图“语言要有变化”的读写结合练习后,学生能敏锐的抓出这个段落进行彻头彻底的修改,修改稿如下:
这次我考砸了。一回家,就听见一个声音想起来。
.
.
“昨天的考试成绩出来了吗?” 我撇撇嘴,说:“老师还没发呢!”
“最近你的成绩有点下滑。”爸爸又接着说,“上课要认真才行!” “恩!”
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不安,于是安慰我说:“其实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你努力后有进步就是值得表扬的。”
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的委屈、伤心都一股脑冒了出来。
很明显,通过对语言描写的“改造”后,我们发现同样的容前后表达的效果完全不同,语言变化后更具吸引力了。 3、综合运用:
除了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方面的探索尝试外,我们还在心理活动、场面描写、环境描写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观察更加细致、思路更开阔、写作更加具体、生动了
作文细节构思专项训练后,我们引导学做了综合训练。下图是怡玲同学构 思的《捡贝壳》细节描写
.
.
从图中可见,这个学生将捡贝壳时的连贯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包括其他看到、听到的容都做了细节思考,从而写出了一篇具体、生动的习作。
下图是薛雯文同学构思的《学骑车》的作文细节:
同样的,她也能借助思维导图的发散性将骑车时的各个细节构思的很具体,帮助自己写出一篇有血有肉的作文。
三、 结语
思维导图进入记叙文作文教学后,学生写作兴趣被激发,发散等思维能力得到有意识地训练,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习作谋篇布局的基本思路,并能在作文细节描写构思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总之,这项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还将在其他体裁习作教学中运用,并考虑在阅读、自主复习整理等教学领域进行应用尝试。
参考文献:
1、金波、黎加厚.概念图工具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市闵行实验小学五年级个案研究
.
.
[D].师大学,2004.
2、肖建民.语文教学过程思维训练解读[M].:中国文史,2005(3) 3、东尼.博赞.大脑使用说明书[M]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
4、英芳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以市沪太新村第一小学三间吉语文教学为例[D].师大学, 2006(5).
5、汤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思维导图教学研究[D].师大学,6、东尼.博赞.启动大脑[M].,2009(6).
7、人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2011.
.
20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