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2010年度部门决算
填 报 说 明
一、编报范围和录入级次的说明 (一)编报范围
1、单位范围: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与财政部门发生经常性缴、拨款关系并按规定应向财政部门报送决算的其他单位。
2、资金范围:包括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编报口径与单位预算衔接一致。财政部门拨付未纳入部门预算编报范围单位的资金,不纳入本套决算编报范围。
(二)录入级次
1、纳入本套决算编制范围、独立编报预算的单位,都作为独立核算机构逐户编制和录入本套决算。
2、县级以下预算单位均分户编制和录入本套决算。实行乡财县管、由乡镇中心小学集中核算的村办小学(不包括学校派出的教学点和教学班),作为独立编制机构,而不作为独立核算机构编报决算。
3、预算单位按照财务管理关系,逐级汇总建立决算数据的树形结构。财政部门按财政部“全国统一的部门决算树形结构图”建立汇总节点。
4、地方预算单位收到非本级财政部门的经费拨款,如地税、国税、气象等部门,使用“经费差额表”向拨出款项的财政部门编报有关经费报表。
- 1 -
二、决算汇编基本情况 (一)报表户数情况说明。
2010年,全市报表户数556户(含32叠加汇总户),比上年净增加3户,增长0.5%。
1. 单户表情况。全市单户表523户,比上年净增加1户,增长0.2%。单户表增加的原因一是新增机构以及新增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单位;二是原属省直管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划归市级管理,纳入我市2010决算编报范围。减少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机构改革,医疗单位撤并导致单户减少。
2. 行政单位汇总录入表情况。全市行政单位汇总录入表0户,与去年相同。
3. 事业单位汇总录入表情况。全市事业单位汇总录入表0户,与去年相同。
4. 经费自理事业单位汇总录入0户,与上年相同。 5. 其他汇总录入表0户,与上年相同。 6. 乡镇汇总录入0户,比上年相同。
7. 经费差额表及调整表情况。全市经费差额表共计1户,与上年相同。
(二)单位分类情况说明。 1. 按单位基本性质划分情况。
(1)行政单位163个,比上年减少4个,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机构合并。
- 2 -
(2)事业单位356个,比上年增加9个。主要是新增单位所致。 (3)经费自理事业单位4个,比上年减少4个,减少的原因为单位撤并所致。
2. 按单位执行会计制度划分情况。
(1)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163个,与上年持平。 (2)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360个,比上年增加1个,主要是新增单位。
(3)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单位0个,与上年相比没有变化。
(4)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0个,与上年相比没有变化。 (5)执行其他会计制度的单位1个,与上年相比没有变化。
三、基础数据核对情况
(一)财政性资金拨款核对情况
1.部门决算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收入463392万元,财政总决算一般预算支出862287万元,代列一般预算拨款398895万元。
2.部门决算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72538万元,财政总决算政府性基金支出461231万元,代列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388693万元。
3.部门决算财政专户核拨预算外资金收入25299万元,财政总决算预算外财政专户支出25301万元,代列预算外资金拨款2万元。
(二)上年结转和结余核对及指标变动情况
1.结转和结余资金上年年末数与本年年初数不一致的情况说
- 3 -
明:
(1)科目编码变动导致上年年末数与今年年初数不一致。由于2010年政府收支科目分类有所调整,使得国土资源、水利、城建委等单位年末年初数核对不一致。
(2)单位下划,资产清查导致年初年末数核对不一致。2010年,我市19所中小学下划区级管理、雨山区医院重组为社区医院,由于资产清查,使得上下年度出现差额。
(3)新增单位使得上年末与今年年初数核对不一致。2010年,市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由省管变为市管单位,作为连续上报单位造成上年结转和结余指标核对不一致。
2.主要指标上下年变动幅度说明:
今年新增其他人员280人,原因是区县将往年未纳入计算的街道所属社区工作人员及各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列入计算。
四、公式审核情况
枚举字典检查、节点检查、树型结构检查、户数核对均检查无误。
(一)基本平衡审核公式。 无基本平衡审核公式提示。 (二)逻辑性审核公式。 无逻辑性审核公式提示。 (三)核实性审核公式。 存在核实性审核问题的单位 77 户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