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解题方法
一、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技巧 (一)“体现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大模块+小角度;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二)“为什么(原因)、依据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 “为什么要”、“┄┄的原因”、“┄┄的依据”等形式呈现。 【解题技巧】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模块是什么(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二、两部分:必要性+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哲学依据(原理+方法论);三、结合材料中的措施谈依据的,不能离开材料,更不能答成“体现类”答案。
(三)“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题目一般是用“怎样才能???” “如何做?”来进行设问的。
【解题技巧】 一、定点:大模块+小角度;二、明确实施的主体,注意从不同角度(比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作答,在表述措施的时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三、结合材料中反映的问题作答,充分利用材料中的信息作答;四、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例如: (四)“意义(重要性)或影响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有“积极影响”、“重大意义(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重要性”等。
【解题技巧】一、定点:大模块+小角度,明确属于什么性质的意义(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国内意义、国际意义、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二、概括意义总体要遵循从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由近及远的原则。三、哲学意义题要从方法论角度考虑。四、答案的形式一般是“??有利于”。 (五)“认识(评析)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象”等等
【解题技巧】一、定点:大模块+小角度,明确运用什么知识评析。二、明确是非判断性认识类试题还是判断性(评析类)试题。 ★非判断性认识类试题:
(1)发现问题(是什么):要注意从现象到本质的提示,从内容、内涵、目的、特征等角度思考。
(2)分析问题(为什么),包括原因、意义两个部分。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
(3)解决问题(怎么做),包括对策、措施、方法、建议。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特别要提醒的是,并非所有的认识类的问题都要回答以上的三个问题,而应根据具体题目来确定究竟要回答以上的三个问题中的哪几个,但必须要按以上的思路去考虑问题。 ★判断性(评析类)试题:
(1)辨析题一般有片面型、正误混合型和错误型三大种,
(2)解答该类题首先要找辨点进行判断,其次对辨点进行分析,正确的要讲理由,错误的,片面的更要分析理由。必须一分为二地从利与弊、正与反、对与错等两个方面分析,即全面地分析题中的观点或现象,才能比较准确地作答。
(六)“启示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景,要求谈谈该事例、事件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的启示,其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解题技巧】一、定点:大模块+小角度;二、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首先是材料说明的道理,其次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
答案一般写明原理或知识点,做到观点材料的结合即可,不必详细展开去分析。 例如:
(七)“图表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图表式论述题的图表一般由“表题、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饼状式、柱状式、曲线式)、注释”三部分组成。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
3.请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问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解题技巧】
(1)审设问,明确设问的角度、对象、所用知识的范围。 (2)审材料(图表)
①读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
②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关键是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纵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如有个较大的增长或减少),横向比较来说明两者的差距。
③读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3)答案的组织
①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实现有定量到定性的转换),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和隐藏的信息及本质性问题。(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②材料一(表1)和材料二(表2)有何联系,这些联系主要包括四种情况: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一分为二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前后相继的关系。 ③第三问一般要求结合图表、文字谈认识(找措施)。
解题注意点 两比较: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三结合:设问、图表内容、涉及背景; 三忌讳:一忌死套教材知识,二忌脱离表题和设问读图表,三忌离开背景导向主观臆断。
三、主观题解题步骤与策略
(一)解题主观性试题的步骤
(1)审清设问:大角度——明确答题的学科范围 小角度——明确答题的方向 (2)审清材料:划分材料层次提炼有效信息 (3)确定论据:回忆基础知识重新增删整合 (4)组织答案:列出简要提纲 (二)主观题答题策略
(1)仔细审题,弄清题目要求,审题既要审背景材料,又要审具体的问题;弄清题目类型,如是叙述、评价还是分析原因;弄清题目考查范围。
(2)认真构思,理清解题思路对考查知识进行合理的取舍加工,组织要点时,要在不犯错误的前提下,尽量做到要点越多越好,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义,因为在拿不准标准答案的情况下,要点越多得分的机会也就越多。 (3)规范答题,合理组织答案。
(三)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答案组织规范化的要求 1.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 2.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
3.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
4.答案编写完整化:各要点要支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提高分是指要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最新时政精辟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内在美) 5.字迹书写整洁化:要注意该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