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试题
学院 班 姓名 学号
一、判断题(15分,每小题1分)
1. 河流的上游地段只有下蚀作用,中、下游地段,只有侧蚀作用。 ( ) 2. 年代地层单位由大到小可分为:宙、代、纪、世。 ( ) 3. 一般说来 ,潮湿气候区的泄水湖是淡水湖,干旱气候区的不泄水湖是咸水湖。 ( ) 4. 泥石流是水-重力地质作用的一种形式。 ( ) 5. 已知岩层的走向,便能推测其倾向。 ( ) 6. 断层面总为一个简单平直的面。 ( ) 7. 重结晶作用可以改变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 ( ) 8. 风化作用就是风的地质作用。 ( )
9. 一个地区发生了7级地震,说明其烈度也很大。 ( ) 10. 因为横波不能在地核中传播,所以地核为液态熔融体。 ( ) 二、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 ⒈ 地幔与地核之间的界面为( ),在这个界面处,地震波中的( )波消失。 A.莫霍面 B.古登堡面 C.横波 D.纵波 ⒉ 以下地质时代由老到新排列为( )
A.S-O-J-T-P B.O-S-P-T-K C.S-O-T-P-K D.O-S-P-D-T
3.下列地形中,不是由冰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 蛇丘 B. 冰斗 C. 羊背石 D. 刃脊 4.海洋沉积最主要的场所为:( ) A滨海区 B. 浅海区 C. 半深海区 D. 深海区 5.变质作用是在:( )
A.高温高压熔融状态下进行的 B. 常温常压下进行的 C. 高温高压固态下进行的 6. 地下水最主要的搬运作用是( )。 A.机械搬运 B.化学搬运 C.生物搬运 7.河流阶地是( )
A构造运动与流水地质作用的共同产物 B.流水地质作用的产物 C.构造地质作用的产物 8. 海蚀作用最频繁的地带是:
A滨海区 B. 浅海区 C. 半深海区
D. 深海区
9.断层的上盘是指( )
A.断层相对向上运动的一盘 B.断层面以上的断盘 C.相对向上滑动的一盘 D.断层主动滑动的一盘 10.岩基是岩浆( )形成的。
A.喷出作用 B.侵入作用 C.交代作用 D.火山作用 三、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2分) 1. 克拉克值: 2. 风化壳 3. 变质相 4. 岩浆同化作用 5. 转换断层
1
四、填空(15分,每空0.5分) 1. 2. 3. 4.
地壳物质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是( )、( )、( )。 确定相对地质年代的方法有( )、( )、( )。 常见的物理风化作用方式有( )、( )、( )、( 地面流水可分为( )、( )、( )三种类型。
)、(
)、(
)、(
)、(
)、(
)。
)。
)。
5. 海水的运动类型有(
6. 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有(
7. 风积物从风源区至外围, 其形成的地貌依次为( )、( )、( )。 8. 依据海水深度不同,可以把海洋环境分为( )带、( )带、( )带和( )带。
8. 岩层的产状三要素为( )( )、( ),如果一个地层的倾向为110度,那么这个岩层的走向为( )度。
9. 变质作用按作用的主要因素,结合作用的范围,可将其分为(
)、(
)、(
)等几种类型。
)、(
)、(
10. 按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可将板块边界分为( )几种类型。 11.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量度称为( )。 五、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4 分) 1. 简述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
2. 喀斯特的概念、发育的基本条件及影响因素。 3. 冲积物与冰碛物的特征与区别。 4. 简述浅海带机械沉积物的特征。
5. 简述阶地的形成过程。
六、阅读下列地质剖面图并回答问题(10分,每空1分) 注:符号O、J、S等代表年代地层,F1、F2代表断层。
)、(
)。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称为(
(1)岩体①的产状类型为 ,其形成时代为 之后 之前。 (2)岩体②形成时代为 之后。 (3)岩体③的产状类型为 。
(4)岩体①与Pt的接触关系为 ,与J的接触关系为 ,与S的接触关系为 。
2
(5)Z与O的接触关系为 ,O与S接触关系为 ,O与J的接触关系为 。
(6)断层F1的类型为 断层,形成时代为 之后, 之前。 (7)F1右旁由S 、O、Z组成的褶皱类型为(按轴面分类) 。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