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2)结合海子生平,理解诗中挥之不去的悲凉感,感受诗人海子追求精神生活的崇高美。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海子的诗作,理解诗中挥之不去的悲凉感。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989年3月26日,一个诗人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按照诗人故里查湾的风俗,自杀是不吉利的,但诗人还是毅然选择了自杀。后来,很多人不远千里,来查湾缅怀这个自杀的诗人。这个特立独行的诗人,就是被当代学院派推崇的重量级诗人海子。
今天,我们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 简介海子 1、生平(PPT)
2、作品(PPT)
三、朗读 1、朗读提示:
(1)短句读得快些、洪亮些,“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应读出热切的向往之情。
(2)长句读得缓慢、低沉些,“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等诗句,要读出内心的温柔、博爱。“我的”、“温暖”重读。
(3)“我只愿”后可略作停顿,后一次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比前一次缓慢一些、低沉一些,造成声音停止、情思不断的效果。
2、男女生朗读比赛。 四、整体感知,思考问题:
(1)诗的每节分别写什么? 什么是核心意象?
明确:大海对于海子既陌生(他出生、成长、读书、工作,都远离大海),又极有诱惑力(他的许多诗都写到大海)。
(2)要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从明天起”,而不是“今天”? 提示:海子终身清贫,不象徐志摩衣食无忧。
明确: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说明“幸福的生活”今天不能实现,而明天也不一定能实现。 “从明天起”,只是自己的梦想。而今天的自己依然是孤独痛苦的。
五、疑难探讨
教师提供自读思考题,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引导、修正。
1、诗人想象的幸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象征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提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人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明确:海子的幸福是自食其力的生活、自由闲散的生活、隐逸诗人的生活,是精神的,与常人的幸福观不同。
2、诗人从想象中得到幸福,为什么还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渴望幸福(独享快乐)――分享幸福(分享快乐)――祝福别人(快乐膨胀),坚持自己(追求精神)。
3、“那幸福的闪电”指的是什么?
明确:闪电的隐喻,短暂,直击心灵,冲击。 4、何理解两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
明确: 尘世的人“只愿”表明诗人与尘世的人不同。祝愿陌生人获得尘世的幸福之后,一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将自己阻隔在尘世生活之外,不愿享受尘世的幸福,绝不与尘世的不妥协。这也正是海子自杀的重要原因。
5、有人说,全诗读来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悲凉感,请具体分析。
明确:海子把祝福留给他人,自己却不能、也不想在尘世获得幸福;到两个月后诗人的自杀,此诗颇具绝笔性的意味。
六、作业
结合对本诗的学习,谈谈你对幸福的认识(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 子
渴望幸福(独享快乐)――分享幸福(分享快乐)――祝福别人(快乐膨胀),坚持自己(追求精神)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