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与夹片间的空隙堵住。压浆前用压力水冲洗孔道,冲洗后须用空压机吹除孔道内所有积水。采用单向两次压浆,水灰比控制在0.25-0.3,稠度14-18s,泌水率在拌和3h后控制在2%,收缩率控制在2%,压浆料强度不低于50Mpa。压浆料最小压力为0.5MPa。此项工作的关键是要保证压浆密度。
压浆强度设计无具体规定时,不低于构件强度,本项目采用陈品压浆料。
压灌浆注意事项:
为防压浆喷出伤人,灌浆前仔细检查胶皮管与压浆泵要牢固连接,并且掌握喷嘴的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睛。
压浆宜尽早;先灌下孔道,后灌上孔道,由最高点的排气孔排气和泌水。同一孔道压浆作业一次性完成,压浆应均匀、缓慢、连续的进行,直止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不得让压浆泵空转使空气进入。自压浆料拌合至压入孔道的间隔时间不得大于40分钟;活塞式压浆泵的压力以保证压入孔道内的压浆料密实为准,且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并有适当保压时间;出浆孔流出浓浆与规定稠度相同为止后才能关闭连接管和压浆喷咀,卸拔连接管时,不应有浆反溢现象;为保证管道中充满灰浆,关闭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0.6mpa的一个稳压期,该稳压期不小于2min;浆料采用7.07×7..07×7.07cm标准立方体试件,当与块件相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撤消养护,进行下一道工序。
10.封端
压浆完毕,即将梁头冲洗干净,待灌浆达规定强度后及时封锚,封锚前先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多余的钢绞线,外露不小于3cm且不大于8cm,经梁端头凿毛处理冲洗干净后,封锚采用与梁同标号的细石砼,然后绑扎钢筋并立封锚模板,经检查合格后即可浇捣封锚砼,注意对封锚砼的振捣必须密实。
11.移梁存梁:
在梁体张拉、压浆后,当梁体预应力孔道内的水泥浆强度达到规定值和封锚砼强度达到要求后,即可出坑堆放或安装。用50t吊车吊运,运梁车将其移运至存梁场存放,为下一片T梁的预制提供场地.
一般在完成压浆后养护三天,预应力管道内水泥浆的强度达到设
10
计强度70%以后,标记生产日期、梁号、汽车吊吊起,梁两端同时起吊,移至存梁场。本曲线桥梁墩,通过桥墩和支座垫石以及梁端结构连续段砼长度调整内外弧长。
梁体堆存时,其下面用枋木支垫,支垫点应符合要求,同时应对支点下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以满足其足够的承载力。一般情况下,边预制边安装,存梁时间控制在二个月内。
第五章、张拉计算
1.设计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抗拉强度1860Mpa,预应力钢束采用两端同时张拉,金仙桥锚下控制应力为0.72fpk=1339.2 Mpa,K3+810.5小桥锚下控制应力为0.75fpk=1395 Mpa,每根钢绞线截面积为140mm2。
2.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
11
预应力张拉计算表
金仙桥 270级?s15.2mm钢绞线标称抗拉强度 单根钢绞线截面积 千斤顶编号 线性回归方程 千斤顶编号 线性回归方程 每束钢绞线根数 千斤顶、油表编号 268#、YL10180978 237#、YL10180960 钢绞线理论伸长量
1860 140 Mpa mm2 268#
= 1339.2
0.72 ×
fpk 140
= =
锚下控制应力σcom 每根钢绞线控制力 压力表编号 1339.2 Mpa 187.488 KN 0.043478 0.71087 50 YL10180978 = 40.343 YL10180960 = 39.94 100 Mpa 单位 允许 P= 0.035824 237# P= 0.036136 6 张拉阶段%σK 每束控制力F F + 压力表编号 Mpa F - 误差% 6 1124.93 KN 10 20 4.03 3.99 64.6 60.7 60.6 60.5 8.07 7.99 mm ~ ~ ~ N2 N1 20.17 19.97 40.34 Mpa Mpa 39.94 N3 64.5 mm 68.5 68.4 68.3 64.4 mm N1实际允许伸长范围mm N2实际允许伸长范围mm N3实际允许伸长范围mm
K3+810.5小桥 270级?s15.2mm钢绞线标称抗拉强度 单根钢绞线截面积 千斤顶编号 线性回归方程 千斤顶编号 线性回归方程 每束钢绞线根数 N1 千斤顶、油表编号 268#、YL10180978 237#、YL10180960 千斤顶编号 N2 线性回归方程 千斤顶编号 P= 1860 140 Mpa mm2 268# P= = 1395 = = 1395
Mpa 锚下控制应力σcom 每根钢绞线控制力 压力表编号 0.75 fpk × 140 195.3 KN + - KN 50 0.71087 0.043478 YL10180978 = 28.03 YL10180960 = 27.52 100 Mpa 单位 Mpa 0.035824 237# F 压力表编号 P= 4 张拉阶段%σK 0.036136 F 每束控制力F 781.2 10 20 2.80 5.61 14.01 28.03 Mpa 2.75 268# 0.035824 237# 5.50 压力表编号 13.76 + 13
27.52 Mpa YL10180978 0.043478 = 21.03 YL10180960 Mpa F 压力表编号
线性回归方程 P= 0.036136 每束控制力F F - 0.71087 = 20.46 Mpa 单位 Mpa Mpa 64.4 mm 允许 误差% 6 每束钢绞线根数 3 千斤顶、油表编号 268#、YL10180978 237#、YL10180960 张拉阶段%σK 585.9 KN 20 4.21 4.09 mm ~ ~ ~ N2 10 2.10 2.05 64.6 50 10.52 10.23 64.5 68.5 68.4 68.3 100 N1 21.03 20.46 mm N3 钢绞线理论伸长量 N1实际允许伸长范围mm N2实际允许伸长范围mm N3实际允许伸长范围mm 60.7 60.6 60.5
张拉时注意千斤顶内摩阻力、钢束与锚具摩阻力等因素。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