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父母如何培养出不怕输的孩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6:38: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老师,我家孩子这么好胜,以后会不会容易自杀?”

这真的是一个家长忧心忡忡问我们的话。她给我们讲了自己孩子的故事:

孩子从小很聪明,上学以后成绩也很好。就这么一路领先上到三年级。不久前,孩子生了一场病,在家里休息了半个月,再回到学校的时候,刚好赶上了一次考试。

孩子的考试成绩可想而知,肯定是大不如前,家长和老师都安慰了她,她自己心里却过不去,总是闷闷不乐。

老师反映孩子上课总是走神,参与集体活动也不积极了,有时候跟同学拌嘴,还会躲起来哭。

妈妈跟孩子谈心,孩子对妈妈说“不想去上学了”。

出乎很多家长意料,其实厌学群体中,有一大部分是表现优秀的孩子。

他们在以往的经历中,享受着优异成绩所带来的荣誉和夸奖,一旦经历了一次挫折,一次打击,就有可能一蹶不振。

这位妈妈就很不理解:

“我们谁都没有指责她,还好好对她说了,只要努力很快就能赶上的。” “为什么她就是听不进去?”

那是因为:当一个孩子不断被强调天赋很好的时候,就会认

为自己获得好的成绩和努力无关,而是和与生俱来的天赋有关。

当她被其他同学超越了的时候,很可能会觉得这个人的天赋比自己好,比自己聪明,自己落后是理所当然的结果。

所以当别人鼓励她:你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赶上的时候,她可能根本不会相信。

“天赋”“聪明”是在中国整个家庭教育环境当中,包括学校教育当中不断被强调的内容。

但是作为父母,我们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脱口而出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会对孩子的认知造成影响。

另外还有更多让孩子怕输的因素:

1.家长过于好强,捧一踩一。

家长本身就很好强,同时也把这种愿望映射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样样都能名列前茅。

在家庭中,父母经常鼓励孩子拿第一,并且经常对着孩子夸奖赢了的孩子,鄙视输了的孩子。

这就让孩子认为自己永远只能是第一,如果是其他名次,可能大家就不喜欢他了。

2.学校评价体系单一,打击自信。

学校以分数作为孩子的唯一评价标准,成绩好的孩子往往享受了更多的赞美和奖励。孩子对自己的认知完全建立在学习成绩上,他的自信和自尊完全都是成绩赋予的。

他们在享受“特权”的同时,也会看到成绩不好的孩子遭受的不公平。

所以他们非常害怕成绩下降,“特权”消失。

一旦特权消失,他们的自信心将受到巨大的打击,甚至开始自卑,难以在学校环境里抬起头来。

3.失败背后,隐藏着孩子认为的“不公平”。

孩子对竞争/比赛的结果不认可,也是他们不服输的原因。

这个“不公平”,可能确实存在,也可能是孩子对公平的认知有差异造成的。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孩子不愿接受结果,也无法改变“不公平”的现状,就很容易自暴自弃,甚至产生怨怼。

如何培养不怕失败的孩子?

“好胜”是人类的天性。

在发展心理学中,孩子一岁半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初步萌芽,4岁左右逐渐出现“外在认知”,即从外在评价中判断自己是个怎样的人。

适度的好胜是孩子成长的助力,会成为孩子一次次尝试、克服困难的动力,但过度好强却会让孩子惧怕竞争,失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创造力。

如何培养不怕失败的孩子呢?我们给父母三点建议。

第一,给予孩子前后一致的爱。

有人说,在孩子考试失败后大骂他一顿,远比打他一巴掌要让他难受百倍。

真正让孩子减少对“输”的过度恐惧,是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爱是没有条件的,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失去父母的爱。

这就需要父母给予孩子始终如一、前后一致的爱。孩子在任何情况下输了,爸爸妈妈都要坦然面对,和他们共同面对,寻找通往下次胜利的办法。

这样,孩子对输的恐惧也会减少很多。

第二,降低预期,放下预想。

有的家长会说:“我从来没有给孩子压力,让他必须考高分啊!”

但如果你对孩子期待很高,孩子的表现却不如预期,那么你的失望是掩盖不住的。

你嘴里在说没关系,可你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都在对孩子说“我很失望”。

所以,请父母用一个多元目标去评价孩子,在分数以外,你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更多面,比如运动、绘画等、沟通能力等。

当你从孩子身上发现了更多的闪光点,降低对孩子分数的预期,孩子对自己的认知也会更全面,孩子反而会更加优秀。

第三,教孩子正确地认识失败和不公平。

在昨天的文章里,我们也讲到了这个故事。

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平时争强好胜,做游戏、比赛什么都想拿第一,拿不到就哭就闹。

结果有一次,他在跑步比赛中得到第四名,爸爸本来以为会有一次大闹,结果孩子回家平静地问:

“爸爸,你能帮帮我吗?我怎样才能跑得更快呢?”

这就是正确认识失败与不公平之后,孩子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他意识到,能让他摆脱失败的,只有正视失败,从中吸取教训,去争取下一次的失败。

有记者曾问球王贝利:哪一个进球最有意义?他回答说:下一个。

敢于拼搏,敢于面对结果,孩子就已经赢了。胜利是这次来,还是下次来,又有什么关系呢?

搜索更多关于: 父母如何培养出不怕输的孩子? 的文档
父母如何培养出不怕输的孩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kqtt6u5ni7px008twlp8xswm2yhdw015i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