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
C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D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42、氨碱法生成纯碱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1)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 2NaHCO3?Na2CO3?H2O?CO2? ,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的作用是提供碳、氧元素
B.(1)中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后剩余溶液只有一种溶质 C.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是因为氨盐水呈碱性
D.反应(1)中生成碳酸氢钠而不是碳酸钠,是因为室温下,碳酸氢钠更易达到饱和而结晶析出
? 43.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用正确的试剂成功探究出了在空气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可以选择Ca(OH)2溶液或CaCl2溶液 B.若II、III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 C. 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 D.溶液B中的溶质至少有两种
44.用“海水晒盐”的方法得到的粗盐中,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是MgCl2、 CaCl2、 Na2SO4) 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需进行分离和提纯后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粗盐提纯的部分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N的溶质只有NaCl B.操作a、b依次为过滤、蒸发
C.沉淀E只含有Mg (OH) 2、CaCO3、 BaSO4三种物质 D.加入试剂①②③依次为NaOH、Na2CO3、 BaCl2 溶液
最新Word
45.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g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的锌离子、银离子、镁离子 B.bc段(不含两端点)生成的金属是铜
C. 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只有镁离子和锌离子
D.若ab段和bc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2
46.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下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 “→”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
B.当乙为NaOH时,它可由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 C.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能生成两种沉淀 D.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
47.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8.4g铁,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欲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 ) A.8.4g 镁 B.8.4g 氧化钙 C.8.4g 锌 D.8.4g 碳酸镁
48.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钙、硝酸钡、硝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最新Word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样品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钾,可能含有氢氧化钾 B.滤渣a的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可能含有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D.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不能确是否存在的物质是硝酸镁
最新Word
参考答案
1~5 ACCDB 6~10 C BBA A 11~15 DABCA 16~20 CBACD 21~25 ADADC 26.~30 CDCDD 31. A 32.D
33.CD 34. BD 37. A 38. D 41. AD 42. B 45.B 46.D
35.C 39.CD 43.BD 47.A 不定项选择
36. D 40. D 44.B 48. A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