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作者:史颖莹
来源:《天津教育·上》2019年第02期
一、初中美术教学现状 (一)对美术教育的不重视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美术教育既不属于学生的期末考试范围之内,对学生的成绩也没有太大的帮助,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学科地位。学校对于美术学科的不重视,一方面体现安排美术学科课程不合理;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对美术教学投入上的不足。学校对美术教学不够重视,认识不到其在素质教育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于美术教学的投入力度不够,进而导致美术教学效率下降,无法推动素质教育教学的发展。 (二)教学模式传统化,教学形式单一化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沿袭以往的单方面机械式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对待所有的学生都是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教学模式传统化,教学形式单一化,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缺乏对学生的兴趣引导,忽视学生在学生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进而导致美术课堂教学低效。
(三)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美术教师的综合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高效与否,综合素养一方面体现在教师自身的美术专业素养,而另一方面也尤为重要,即在日常的班级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组织与管理。在实际情况中,一些学校在进行美术教师选拔过程中并未投入太多的资金和精力,只是简单地聘请,没有进行相关综合素养的考核与选拔,而在选拔之后又缺乏相关的培养方案,导致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同时专业师资队伍的人数不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原则 (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发展的个体,其在进入中学之前接受的教育以及自身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其自身的性格行为以及形成的学习基础、思维方式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存在着一定的学习门槛,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学习美术的天赋与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性格差异和个性发展趋势,正视学生之间的发展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并做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