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北师大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4 立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质课教学设计 - 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5 17:11: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读8个生字,继续练习独立识字。会写7个字,注意词语的积累。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齐读、分组、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周恩来学习目标、志向,并向其学习。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讲的是周恩来在少年时就有了远大的志向。小时候的周恩来的志向比一般孩子远大,他心里装着“中华”、而且知道中华现在的苦难,必须“崛起”还把中华崛起与自己联系起来,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说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完全不是空洞的口号,是非常了不起的。现在的小孩子说出的豪言壮语,很难判断是不是由衷的,这就给教学本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建议: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应展开议论“中华”--过去的中华、现在的中华在你心中什么样?怎样就叫“中华崛起”了?如果学生基础较差,还理解不上去,则不必深究,只要讲请字面的意思,允许后继续学习再深入理解。

学习本文可做“语文天地”在中“为……而……”

本课中的生字教学还要继续让学生自学,其中的“振兴”、“钦佩”能够整个词语一起学习,不要把生字单独提出来认记。“顾”容易写错,应提醒学生注意。 相关资料

相关周恩来的生平资料及影片。 精品教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

一、谈话导入。 1.介绍周恩来。 2.学生自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指名读全文,正音。解决生字的读音。 3.同桌互读。

4.检查生字。大屏幕出示本课生字、词采用多种方式认读。 三、自主、合作学习,整体感悟。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有段几段标出来?你从每一段里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自读课文,在小组内汇报读文所得。

3.交流并汇报:⑴学生的读文所得⑵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末解决的问题,教师实行恰当的评价指导。 三、品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自读。

2.说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理解周恩来的志向同前两个孩子是不同的,在当时那种背景下,13岁的孩子的豪言壮举足以说明他志向的远大。 4.让同学们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2.小组读。 5.分角色朗读。

6.老师小结:周恩来在他年仅13岁的时候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为了这个理想,为了这个志向,他努力的学习,发奋的读书,为了建立新中国,为了袓国的强大,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因而深受人国人民的爱戴。 四、课外延伸

1.读一读周总理的格言。 2.阅读《立志争光》 五、学写生字

1.大屏幕出示本课要学的字,让学生小组内讨论字的书写。 2.汇报学习生字情况,教师指导书写。 3.同学之间做扩词练习.

北师大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4 立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质课教学设计 - 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kwog8gtso81m9s40mcz3j4le87moy00ja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