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复述时用自己的话讲述,能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 2.多种形式朗读,读准确、读流利。
3.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形声字里同一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的构字规律。 4.了解并运用拟声词,巧用一对反义词拟题,体会其中的趣味,学习转述的方法。 5.积累古诗文,在反复朗诵中体会作者对春光的无限留恋和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运用拟声词;学习转述,注意改变人称,去掉语气词。
?教学策略
1.识字
利用偏旁识字:“咳嗽、呕吐、唠叨、嘀咕”这几个词语都带有口字旁,表示与嘴巴有关。“谚、谣、诫、辩”这几个字都带有言字旁,表明与语言有关。其中“吐”字是多音字。“辩、辨、辫”形相似,用选字填词的方式辨析。
2.词句段运用
运用仿写的方法,模仿范例使用拟声词,体会拟声词的作用。仔细观察所给故事题目的特点,仿写几个类似的题目。创设情境学习转述别人的话,关注内容、人称和语气,将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
3.积累古诗
回忆以前学过的白居易的诗词,介绍大林寺的地理位置,讲述古诗背后的故事,借助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记忆背诵,积累白居易的诗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交流本单元学习的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1
2.读词串识字,认识10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 3.认识拟声词,学习运用拟声词,增强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收获,学习总结
1.交流本单元学习的收获。 (1)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几篇课文?
(2)你对哪一篇课文印象最深?说说你的理由。
(3)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复述,进行了复述故事比赛。谁讲得好?说说理由。 (4)关于复述,你学到了什么?小组之间交流,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从复述的要求、复述的方法、复述的步骤等方面引导学生总结。 (5)播放课本“交流平台”中的三个学生说的话的音频。 2.教师小结并出示复述要求、方法、步骤的思维导图。 课件出示:
3.推荐讲故事的网址或音频。
【设计意图】复述是本单元教学重点。知识与方法需要不断地总结,也需要不断地借鉴、模仿,更需要不断地练习。本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说、画结合,静态文字与动态音频结合,打开学生的思路,学习总结的方法。
板块二 词串识字,集中学习
1.识记带有口字旁的词语。 (1)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咳嗽 呕吐 唠叨 嘀咕
2
késòuǒutùláodāodí
(2)学生自读。 (3)教师正音。
①“嗽”读平舌音。“咕”在这儿读轻声。 ②识记多音字。 吐 tǔ(吐气)
tù(呕吐)
(4)观察特点,发现规律。
师: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用动作演示。
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有口字旁,都与口的动作有关,口字旁都在字的左边。 (5)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带有口字旁的词语? 预设:呼吸、吓唬、哮喘、叱咤、哽咽、喷嚏。 2.识记带有言字旁的词语。(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yàn
谚语 yáo谣言 告jiè诫 biàn
辩论
(1)学生自读。
(2)师:观察这四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词语中的字都含有“讠”) (3)教师相机指导识记词语。
①字谜识记:“诫”,少说话。“谚”读四声yàn,不能读成二声。 ②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谚语:我们学过哪些谚语?你能背诵一两条吗?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有天气谚语、农业谚语、哲理谚语等。
谣言:你听过什么样的谣言?谣言可信吗?
告诫:诫,有劝诫的意思。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这段时间,老师经常告诫你们什么呢?(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老师经常告诫我们不要______________。 (4)“辩”的形近字辨析。
师:观察“辩”,这个字的部首是什么?找一找“辩”的形近字。(课件出示习题)
3
课件出示:
辩 辨 辫
( )论 ( )析 ( )别 分( ) 争( ) ( )子
3.扩词积累。学生开火车组词。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识的语言要素作为主要材料。“识字加油站”中就是将带有相同偏旁的生字连字成词,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口”与“讠”提示汉字的意思,使抽象的生字变得形象、可感。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使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基础上与生活经验挂钩,从而知其意、懂其情、读出味、记得牢。
板块三 读词句段,学习运用
1.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表达特点。 (1)课件出示句子,朗读题目和内容。 课件出示:
读一读,体会两个句子中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再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 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 .....? 椰子扑通一声掉进水里。 ....
(2)学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交流体会。 (3)师生合作体会句子。
第一句是第25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课文里的,“噌”是个拟声词,它与“一下子跳起来”这个动作连在一块,表现出急性子顾客的急。
第二句中的“扑通一声”形象地写出了椰子掉进水里的声音,也说明椰子掉进水里很突然。 2.交流自己查找到的带有拟声词的句子。
学生读读自己查找到的带有拟声词的句子,并说说这个句子的特点或者你的感受。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拟声词给句子增添的色彩和情趣,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3.创设情境,试用拟声词。 (1)课件出示拟声词。 课件出示: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