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鲜艳的有机颜色底层涂料应适当增加涂刷遍数,满足工艺要求。 4.7要防止水分从涂层的背面渗透过来。 4.8涂料干燥前,防止雨淋、尘土玷污。
4.9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涂料污染门窗等不需涂装的部位。万一污染了,务必在涂料未干之前就抹去。
4.10已经施工的墙面如受到脏物污染,可用干净的湿抹布轻轻擦洗,污染严重时应重新涂刷。如果不慎沾上油漆,应在油漆干燥前,用稀释剂将其擦去。
4.11施工作业段的衔接应保持在分格缝或阴阳角处,对无分格的墙面要求合理安排人员及机具,保持湿碰湿的衔接,避免出现接茬。为避免出现竖向接茬,每一墙面几个吊篮同步进行操作。
4.12涂料施工时应注意其它分项成品保护,防止交叉作业引起的污染。
4.13所用的一切机具,用具等必须先洗净,不得将灰尘、油垢等杂质带入涂料中。施工完毕或间歇时,机具、用具应即使洗净,以便后用。
4.14每道工序施工完毕经施工班组自检合格并报项目工程、技术、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质量标准 (一)主控项目
⑴外墙真石漆的品种、型号和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必须按产品组合配套使用。
⑵外墙真石漆的颜色、图案符合设计要求。
⑶外墙真石漆涂喷涂均匀、粘结牢固,平整、光泽洁净,分色线顺直清晰.
⑷各抹灰层之间和抹灰层与涂料层之间必须粘接牢固,无脱层、空鼓和裂缝等缺陷。
(二)一般项目
⑴外墙真石漆的涂饰质量和检验方法如下表所示。 项次 1 2 3 4 5 项目 颜色 泛碱、咬色 刷纹 流坠、疙瘩 分格线(缝)平直 允许偏差(mm) 均匀一致 不允许 无砂眼,无刷纹 不允许 0.5 检验方法 观察 观察 观察 观察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尺检查 ⑵刷涂、喷涂、滚涂等表面颜色均匀一致,花纹色点大小疏密均匀、厚薄均匀、无碎点、无卷边、无大面积连花,涂刷无接茬,无漏涂、透底和流坠
⑶分格缝的宽度和深度均匀一致,缝平整光滑,楞角整齐,横平竖直,通顺。
⑷流水坡向正确,滴水线顺直。滴水槽宽度、深度均不小于10mm,整齐一致。
6.成品保护措施
⑴施工前将不进行喷涂和滚涂的门窗及墙面、空调板及栏杆、水电管线等遮挡保护好,以防玷污。
⑵喷、滚涂完成后,及时用木板、彩条布等将洞口保护好,防止碰
撞损坏。
⑶拆、翻吊篮架子及脚手板,严防碰撞墙面和污染涂层。 ⑷油工在施工操作时,严禁蹬踩已施工完的部位。注意切勿将油桶涂料污染墙面。
⑸室内施工时一律不准从内往外倾倒垃圾,严防污染喷、滚涂饰面层。
⑹涂料干燥前,防止雨淋、尘土污染、熏黑等,如一旦发生,及时进行处理。
⑺施涂工具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洗或浸泡在相应溶剂中,以确保下次继续使用。
7.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⑴颜色不均,二次修补接槎明显:主要原因是配合比掌握不准,掺加料不匀,涂层厚度不一,底层二次修补、抹灰层与原抹灰层含水率不一,面层施工含水率高造成面层二次修补接槎明显。
防治措施:由专人掌握配合比和统一配料,且计量准确,面层施工指定专人负责,外架吊篮的支杆禁止压在墙上,避免二次修补。
⑵面层空鼓、裂缝:主要原因是底层抹灰没有按照要求分层打底和分格施工。防治措施:打底时按照图示要求分格。
⑶粉化现象:主要原因是基层有粉层、油污等;涂刷时温度低、成膜不好;涂刷渗水太多;涂刷耐侯性差;墙体表面未加以处理;
防治措施:上漆前应将表面松脱的旧面漆、尘埃、油污清除;施工温度应保持在5摄氏度以上;减少渗水量;涂上二层耐候性好的面漆。
⑷起皮、脱落:主要原因是涂刷两道时采用两种涂料或涂刷第一道时大量掺水;对贮存很长时间的涂料不加搅拌,使其流平性差,导致涂膜过厚;腻子质量太差或批刮过厚;基层过于平滑,造成涂膜附着力不好;施工不当,第一涂层未完全干燥,即涂装第二道。
防治措施:涂装前应将墙基面处理干净,并批刮优质腻子;涂装前应将涂料调配至适当粘度,并搅拌均匀;待第一道涂层完全干燥后,再涂刷第二道涂层。
⑸起泡:主要原因是基层潮湿或有挥发性液体存在;基层的孔穴和空洞未按要求嵌实填平;底涂未完全干固就在上面涂装;墙面暴露在高湿环境下。
防治措施:确定起泡原因及部位,找出并移走源头。刮除起泡,并重批腻子待其实干后,重喷涂真石漆。
⑹流挂:主要原因是真石漆粘度不当;湿涂膜干燥太慢;涂料刷蘸过多,造成厚涂膜不规则堆积;墙体含水量较高。
防治措施:涂装时墙基面应处理干燥;涂装时真石漆粘度应调配适当;涂装时不应堆积过厚涂层。
⑺发花:主要原因是颜料密度及颗粒大小不同;涂刷不均匀,导致厚薄不匀;墙基面碱性过重;涂装时随意兑水稀释。
防治措施:墙基面应用封闭底漆打底;涂装时按指定量掺水;涂装时力度应均匀一致。
⑻喷涂接头痕:主要原因是环境温度较高,导致干燥过快;墙基面浮灰未清理干净;涂料粘度过大。
防治措施:在指定温度范围内涂刷;涂装前应将墙面处理干净;稀释至适当粘度进行涂装。
⑼长霉:主要原因是涂料中未使用防霉剂;在已发霉的底材或涂层上涂刷;涂刷部位处于日照少的潮湿区域。
防治措施:应使用具有防霉效果的涂料;在涂装前应将墙面处理干净,并涂刷封闭底漆;在潮湿地方使用,应加大防霉剂用量。
⑽面层施工接槎明显:主要原因示面层施工时没将施工槎子用在分格缝或不够明显的地方。
防治措施:施工中间留槎必须留在分格缝、伸缩缝或立面线角、管后等不明显的地方。
⑾施工时颜色好,交工时污染严重:
防治措施:选用抗紫外线、抗老化的外墙优质真石漆,施工时严格控制加水量,中途不得随意加水。为防止面层污染,在涂层完工24h后喷有机硅一道,喷的厚度一致。严格控制罩光油的用量,施工中不得随意改动,二种颜色交叉时必需要使一种颜色充分干燥后,再喷涂另一种颜色。
⑿色差通病防止措施
①工程原料整批采购,派员驻厂检验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复检,施工前再次检验,确保色泽一致,杜绝色差;
②严格按施工要求对原料在施工前均匀搅拌,由专人负责及时将搅拌均匀的材料交给喷涂人员;
③在封底漆施工前,对墙面表层进行平整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