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A.氧
B.氟 C.碳 D. 氮
2.X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XO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A.HX B.H2X C.XH4 D. XH3
3.医学研究证明,用放射性135 135
53I治疗肿瘤可收到一定疗效,下列有关 53I叙述正确的是 A.135 B.135
53I是碘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53I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
C.135 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ⅦA族 D.135 53 53I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9
4.下列关于3 2He的说法正确的是
A.3 3 2He原子核内含有2个中子 B.2He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 C.3 He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3 4 22He和2He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5.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氧化性强弱:F2<Cl2 B.金属性强弱:K<Na C.酸性强弱:H3PO4<H2SO4 D.碱性强弱:NaOH<Mg(OH)2
6.X、Y、Z为短周期元素,这些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4、6,则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XYZ
B.X3YZ
C.XYZ2
D.X2YZ3
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生成碱的金属元素都在ⅠA族
B.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ⅣA族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8.已知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强D.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9.下列关于ⅦA族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B.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 C.ⅦA族元素的最高正价都是+7价 D.ⅦA族元素其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10.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第1页
1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
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D.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12.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O3互为同位素 B.O2和O3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 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等物质的量O2和O3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13.含硒(Se)的保健品已开始进入市场。已知硒与氧、硫同主族,与溴同周期,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比硫强 B.氢化物比HBr稳定 C.原子序数为34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碱性
14.已知质量为数为A的某阳离子Rn+
,核外有X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 A.A-x B.A-x-n C.A-x+n D.A+x-n
15. 对于 A A+1
ZX和 ZX
+
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 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C.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 16、某粒子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电荷为0,则它的化学符号是C
A.
13
13Al B.
Al C.13
C D.
13 C
17、对于 A A+1
+
ZX和 Z
X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 B.化学性质及乎相同
C.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 1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A.原子半径:Cl>S>O B.还原性:Na>Mg>Al
C.稳定性:HF>HCl>HBr D.酸性:HClO4>H2SO4>H3PO4 19、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B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 数逐渐增多 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D.Li、Z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20、H18
2O和D2O分子中的中子数,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21、X元素的阳离子与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 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X C.离子半径X>Y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 22、某元素X气态氢化物与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则该元素: A.在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ⅦA族, B.在周期表中处于第2周期ⅤA族 C.氢化物比PH3稳定 D.常见化合价只有-3、+2、+3、+5价 23、一些科学家预言,存在稳定的超重元素,如:Z=114,N=184的原子,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7周期,第ⅣA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七周期有50种元素 B.该原子的质量数为184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2 D.该原子核外有114个电子 24、某元素X气态氢化物与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则该元素: A.在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ⅦA族, B.在周期表中处于第2周期ⅤA族 C.氢化物比PH3稳定 D.常见化合价只有-3、+2、+3、+5价 25.元素的下列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不是周期性变化的是 ( ) A.相对原子质量 B.化合价 C.原子半径 D.元素的化学性质 26.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 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27.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 A酸性 HClO4>HBrO4>HIO4 B碱性 Ba(OH)2>Ca(OH)2>Mg(OH)2 C还原性 F->Cl->Br- D稳定性 HCl>H2S>PH3 28.可用来判断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 ) A、原子电子层数的多少 B、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D、等物质的量的金属置换氢气的多少 29.同一周期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 断错误的是 ( )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C、非金属性X>Y>Z D、阴离子的还原性Z3- >Y2- >X- 30.按C、N、O、F顺序下列性质递增的是 ( ) A、最高化合价 B、非金属性 C、电子层数 D、原子半径 31.(1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以下问题: 主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二 ① ② 三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四 ⑨ ⑩ (1)在这些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 (2)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其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第2页 (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呈 两性的氢氧化物是 ; (4)在③~⑦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5)在⑦与⑩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 ,可用什么化学反应说明该事实(写 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2.(14分)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E 3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A ,B ,C ,D ,E (2)写出A、B两元素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比较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用化学式表示) 。 33.(12分)A、B、C、D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A为 ,B为 ,C为 。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 。 (2)写出A、B的化合物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属 (“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4)写出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4、(9分)在第3周期中,置换酸中氢的能力最强的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符号是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显两性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该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氢氧钠溶液分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原子半径最大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 ,离子半径最小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鲁科版必修2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5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D D C D B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B B C B A 第3页二、填空题(共40分) 16.(14分) (1)K,F (各1分) (2)Ar, (各1分) +18 2 8 8 (3)HClO4,KOH,Al(OH)3 (各1分) (4)Na,Cl (各1分) (5)Cl2(2分),2NaBr+Cl2=2NaCl+Br2 (3分) 17.(14分) (1)A:Na, B:Al, C:Si, D:P, E:Cl (各2分,共10分)(2)Al(OH)3+ NaOH === NaAlO2+2H2O (2分) (3)H3PO4>H2SiO3 (2分) 18.(12分) (1)C(碳),O(氧),Na(钠) (各1分) (2)2Na2O2+CO2=2Na2CO3+O2 (3分) (3)共价 (2分) (4)C+2H △ 2SO4(浓) CO2↑+2SO2↑+2H2O (4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