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大联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海洋资源开发活动正确的是( )
①海水淡化 ②石油开发 ③煤炭开发 ④珊瑚礁开发 ⑤旅游观光 ⑥海水养殖 A.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海洋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与海洋空间资源.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海洋资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注意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详解】
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包括对海洋生物的开发利用;海水淡化;从海水中提取氯、钠及盐等化学资源;深海锰结核的试采;海底油气田的开发;利用潮汐等动力资源发电等.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在开发的基础上保护海洋,保持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保护海洋环境的意义所在.
2.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原因有()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C.城市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沪内海沿岸,主要原因是因为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在沿海地区方便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加上沿海城市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并不主要是因为这里靠近海洋,气候宜人,故ABC符合题意,选ABC。
3.(题文)(题文)下面两图是哈桑通过微信分享的中东地区一些地方景观照片。左图是城市贮水塔,最大球形贮水塔能储水约100万加仑,右图是在沙漠里抽取地下水进行喷灌的圆形农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B.方便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 D.靠近海洋,气候宜人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
1.(小题1)(小题1)据图判断,该区域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水资源匮乏 B.石油资源丰富 C.气候温和湿润 D.灌溉农业发达
2.(小题2)(小题2)左图中的贮水塔是该国家的标志性建筑,在建筑风格上融入了当地宗教建筑的特征,该区域的主要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答案】1.2.【小题1】A 【小题2】【小题2】【小题2】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宗教建筑。
1.2.【小题1】中东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图中展示的储水塔和抽取沙漠地下水灌溉都体现了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的自然特征。
【小题2】【小题2】【小题2】中东地区主要的宗教是伊斯兰教,标志性建筑清真寺的顶部为球顶。 4.当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繁星满天,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我国纬度跨度大 C.我国经度跨度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我国经度跨度大,我国领土东至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是最早迎来日出的地方,西至新疆的帕米尔高原,当乌苏里江已经是洒满阳光的清晨时,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东西部跨经广的影响。
5.当我国最东端的乌苏里江7点太阳升起,我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上的边防战士可能在( ) A.午休 C.收看新闻联播 【答案】D 【解析】
B.做早操 D.黑夜巡逻 B.我国地势落差大 D.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分析】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是造成东西部晨昏差异的原因,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我国东西跨经度大约60度,跨5个时区,我国的最西端比最东端晚大约4个小时. 【详解】
当我国最东端的乌苏里江7点太阳升起时,我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大约是凌晨3点左右.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东西端的时间差异。 6.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C.昼夜更替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 【详解】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依据题意,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7.下列图中反映南方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四季的变化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属于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以上四个气候类型中,A是分布在北方地区的温带季风气候,B是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C是分布在南方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D是分布在青藏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故选C。 8.读澳大利亚和巴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国土全部位于南半球 C.人口集中分布于国土东北部
B.都分布有热带草原景观 D.东岸是太平洋,西岸是大西洋
2.澳大利亚的动物具有独特性、古老性,其主要原因是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C.澳大利亚大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 3.有关澳大利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B.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C.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主要出口商品是稻米和羊毛
B.孤立在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 D.气候炎热干燥,有大面积的沙漠和草地
4.关于下列国家的农业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①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 ②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专门化 ③水旱灾害对印度农业影响大 ④我国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 A.①② 【答案】1.B 2.B 3.D 4.D 【解析】 【分析】
根据澳大利亚中部有南回归线穿过,该国地跨热带和南温带,澳大利亚地形分为三大部分,西部是低矮的高原,东部是大分水岭,中部是平原.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其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圣保罗是巴西第一大城市,亚马孙平原覆盖着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进行分析解答。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读图可知,赤道穿过巴西北部,所以巴西跨南、北半球,故A错误。
澳大利亚和巴西位于热带与南温带,澳大利亚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巴西以热带雨林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故B正确。
澳大利亚和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均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故C错误。
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它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和中部,东临大西洋,故D错误。 故选:B。
2.澳大利亚的动物具有独特性、古老性,其主要原因是:长期孤立在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生物演化缓慢,保留了许多古老的物种。故选:B。 3.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故A正确。 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故B正确。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大量出口国外,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故C正确。 澳大利亚主要出口商品是小麦和羊毛,故D错误。 故选:D。
4.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专门化;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对印度农业影响大;我国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结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地理概况。
9.2010年12月3日,重庆地区气温由前一天的15-21℃降至7-10℃,可能是由于 A.寒潮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们要根据天气预报安排生产、以减少损失,由题目可知,2010年12月3日,重庆地区气温由前一天的15-21℃降至7-10℃,可能是由于寒潮导致的剧烈降温,其他三种天气不会导致剧烈降温,故选A。
10.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亚洲西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 C.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D.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答案】C 【解析】 【分析】
B.台风的影响
C.梅雨的影响
D.干旱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