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1塑造某某形象,提升某某知名度
进入新世纪,随着城市间竞争的加剧,形象品牌竞争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竞争的重要手段,所谓城市品牌,是指城市的总体风格和特征,是将城市的传统文化、城市标志、经济支柱、文化积淀,生态环境等要素塑造成可以感受的一种表象和能够神会的内涵。长期以来,某某县城形象定位为生态农业、魅力文化、快乐休闲。在城镇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某某作为唐晋文化的源头,必须发展自身的个性与特色,在城市建设上力促精品,积极挖掘,精心打造,树立精品城市形象。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某某县围绕“打通断头路、建起主框架、突出主街道、实现大循环”的目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精心打造城市精品,努力塑造城市特色。住宅小区环境幽雅,城区街道树木林立,县城环境景色迷人。透视景墙、艺术廊架令人目不暇接;园林小区、圆型饰柱与叠石造景与自然水面相映成趣;一座环境优美、功能完善、高效节能、生态环保的现代县城正在焕发出新的魅力。
某某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资源和深厚的某某文化底蕴,但在某某文化的宣传和品牌打造上相对滞后,没有形成某某文化特色品牌,没有综合反映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开放式景观建筑,因此借助城镇扩张,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某某资源来塑造县城景观,对于丰富县城文化内涵,塑造县城形象,提升县城知名度,是必要的。 本项目选址于县城中轴线核心区,将该地块建设成集市政文化广
13
场与休闲公园为一体的主题公园,运用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浓厚的人文气息,自然的桃园风光等造园元素,来赋予公园丰富的文化内涵,打造县城建设精品力作,树立县城形象的招牌,进一步提升县城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县城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市民对县城的归属感、自豪感,更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促进人才、资金及其他优势资源的聚集和流动。
2.3.2浓缩历史文化,挖掘某某人文资源商业价值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一科学论断告诉我们,如果经济是一个城市的物质基础,那么文化则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要正确把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传承和丰富地方文化内涵,不断发掘和培育地域文化亮点,推动文化事业与经济的协调,同步发
14
展,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城市的经济建设,将会使城市充满活力,魅力无限。某某县在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不余遗力的加强文化建设,先后建起浓荫匝地的两用型桐封公园、多功能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设有“三场三亭两山两湖”的“八一”公园,处处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的九龙公园等高标准的公共文化设施,成为提高县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
某某县作为某某文化的发源地,近七千年来,涌现处许许多多杰出人物,至今保留着诸多享誉海内外的众多人文历史古迹。主要包括: 苇沟—北寿城西周文化遗址,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枣园新石器文化遗址等6处。古墓葬有西周唐叔虞墓、周将军阎没墓、周小子侯墓、周郑太子墓等数十处。古建筑有明代玉皇楼、元代四圣宫、元代舞楼(乔泽庙)、清代关帝庙、明代木牌坊、石牌坊、文峰双宝塔等上百处。古碑碣石雕有:元裕公和尚道行碑、宋苏轼书《醉翁亭记》碑、清风竹惊鹤图碑等数十通。 本项目拟建一座集市政文化广场与休闲公园为一体的新型概念公园,通过挖掘某某县人文资源商业价值,将沉寂已久的杰出人物叔虞和历史遗迹进行浓缩和融合,加强宣传某某悠久的历史文化,并在某某区域形成体现地方人文精神面貌的文化产业链条,来引领县城的经济建设,从而使某某未来充满活力,魅力无限。
2.3.3树立旅游形象,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近年来,某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支持旅游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更加有力,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
15
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的突破,一批重点旅游建设项目的规划与实施全面铺开,全县旅游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某某县依托秀美的山川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致力打造某某文化旅游景区,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历山风景旅游区开发已经初具雏形,明孝定李太后故里旅游区、介湖古代文明观光旅游区、晋文化展示区和佛爷山风景名胜区已经纳入旅游规划,县城——城内木、石牌坊——金代大钟——武池元代舞台——翔山——四圣宫——历山风景旅游区;东线:县城——介湖——佛爷山风景旅游区;西线:县城——晋古绵山——天马曲村晋文化博物馆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已经开通,随着各景点的投入和完善,旅游业将逐步成为某某的重要产业。
本项目拟建于县城新区南北中轴线某某大道西侧,未来县城政治文化中心,是各界人士出入某某办事、投资和旅游的必经之道,可以说某某大道是未来县城经济、政治、文化的核心区域。本项目将以某某县域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为载体,建设一座集游览、观赏、教育的文化生态观光园,打造出某某县城的标志性景观,建设项目的实施对于树立某某的旅游形象,促进某某旅游产业的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
第三章 建设选址与建设条件
3.1 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于某某县某某大道西侧,园区西端以小河口河道为界,北以房陵街为界,南端以侯月铁路与某某大道三角地带为界。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