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了热价。与这些城市相比,气温最低、冬季最长的哈尔滨日均供热价格却最低,仅为0.17元/平方米供热面积,而比哈尔滨市天气温暖、供热期短的沈阳、长春、天津、大连等城市的日均供热价格分别为0.21元/平方米、0.22元/平方米、0.22元/平方米、0.27元/平方米,均高于哈尔滨市。据介绍,天气冷暖对供热耗煤影响非常大。哈尔滨市一个供热期每平方米使用面积供热用煤在53公斤左右,而其他城市仅需30公斤左右甚至更低。有关专家表示,热价低、成本高已经影响到哈尔滨市供热行业的整体稳定,很多供热企业都是将大修费、折旧费等费用挪用购煤,致使维修资金不足,供热系统老化严重,留下了隐患,对供热行业持续健康运行非常不利。代表质疑声淹没企业“涨”声 与供热企业代表“涨”声一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参加听证会的10名消费者代表全部认为“涨价不合适”。有代表提出即使调整价格,涨价幅度不宜超过8%。
消费者代表、黑龙江艺术专修学院教师刘天晓说,目前哈尔滨市热费价格与省内其他城市比较并不低,不该涨价。伊春市居民热费为35元/平方米;五大连池市居民热费为29元/平方米;黑河市居民热费为22.4元/平方米;加格达齐市居民热费为30元/平方米。这些城市的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均比哈尔滨高,取暖期比哈尔滨多一个月,但供热费用却比哈尔滨低。供热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在提高服务质量上狠下工夫,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减轻群众负担。
消费者代表、省盐务管理局干部黄宝忠认为,哈尔滨2000年制定的每平方米31.15元的供热价格不科学。实践证明这种收费标准已经超高。
供热企业不赢利主要因素是热费收缴不到位造成的,如果收齐剩余的热费完全可以抵消煤价上涨。供热企业要向自身的管理要效益,不应把企业亏损完全推到老百姓身上。燃煤涨价是提出调整热价的主要原因,但燃煤只占供热成本的44%,而56%的非购燃煤成本却成了实际上调价的主要原因。因此不应以燃煤上涨为由上调热费价格。
消费者代表、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退休高级工程师刘茂东认为,调整热价,供热企业要请有关热力专家及成本核算经济师,经过科学计算来核定,拿出有说服力的数据,增加透明度。现在的供热企业只知道让老百姓花钱买热,但是售后服务管理跟不上,靠上调价格来维持企业生存是不行的。
居民代表不同意热费上调的理由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一、煤价上涨不是供热企业经营状况不好的根本原因,供热企业应该练好“内功”,从加强管理、内部节能改造上挖潜;二、中低收入人群,面对提价应对的能力有限;供热不能一刀切;三、目前热费收缴率在77%-78%左右,收缴不力如何解决,缴热费的不能为不缴热费的埋单;四、分散、区域和集中供热的供热方式不同,价格也应该不同;五、热是商品,但是缺少了质价相符的热,如何保证调整后居民能够住上暖屋子;六、现阶段的热费31.15元/平方米,是怎样的成本构成,这样的成本是怎样核算的,有关方面的信息没有公开。
争论背后的成本迷局 供热企业代表与居民代表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供热的真实成本上。对此,双方各持己见,供热的真实成本越发扑朔迷离。
哈尔滨地处高寒地区,每年供暖期为6个月,上世纪80年代初,哈尔滨开始施行供暖收费。最初的热费价格为每平方米8.71元,在此后的20多年里,热费先后调整8次,价格调整到目前的每平方米31.15元,是最初供热费的3.6倍。在1月11日由哈尔滨市供热办组织召开的供热企业座谈会上,一些供热企业负责人表示,2000年,哈市供热按每平方米使用面积耗煤48公斤计算,每吨燃煤280元,在热费31.15元/平方米(使用面积)构成中,燃料费为13.54元;2005年,按每平方米使用面积耗煤53公斤计算,燃煤市场价格为380元(不包括运费),燃煤所需费用为21.99元/平方米。由此测算,供热成本增加8.46元/平方米,其中还没有考虑水、电以及排污费等费用变动因素。由此,热企负责人认为,供热企业成本增加部分,应由企业、百姓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担,供热企业应通过内部挖潜,加强管理,自行消化一部分,政府也应补助一部分。针对企业供热成本增加8.46元/平方米的说辞,消费者却并不买账。听证会消费者代表、哈尔滨市汽车零件二厂高级工程师姜锋认为,供热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不只是原材料涨价的原因,还有两个因素:热费收缴不上来是一个,另一个是企业经营不好造成的。有关部门对4户使用面积40平方米左右、采用不同取暖方式的房屋调查显示,集中供热的热费是1246元,烧土暖气的费用是700元,用电取暖的是850元,用油压小锅炉取暖的是880元。按照市供热部门的说法,集中供热的能源利用率比其它三种取暖方式大得多,因此才要求市内的供暖企业并网改造,可为什么是集中供热的收费最高,还喊亏本呢?显然,供热企业聘用大量的人员,增加了热费成本,而工作人员效
率低,这是供热单位亏本的原因之一。 部分市民认为,哈尔滨市现行热价并不低。哈尔滨市南岗区四明街16号、18号楼的居民20多年一直过着劈材烧炉子的生活。去年,哈尔滨南岗房产经营公司接管了这两栋楼,居民安上了暖气。但是,有几户居民仍在使用土炉子取暖。一位居民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家房屋的使用面积为30平方米,有一吨半煤足够用了,按去年煤价较贵时计算,约450元钱。而且室内温度最低也能达到十七八摄氏度,如果改成暖气,每平方米31.15元,每年的包烧费就得近千元,是自己烧的2倍还多。 在哈尔滨市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召开前,哈尔滨市物价局成本调查队委托哈尔滨市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对哈尔滨13家供热企业所属的33个单位进行了成本审计。审计结果显示,2004年6月1日至2005年5月31日,供热期分散锅炉和区域锅炉平均单位成本每平方米27.17元,较现行热费31.15元低3.98元。 据哈尔滨市物价局成本调查大队负责人沈洪介绍,从本次成本监审情况看,人员过多、煤耗量过高、管理费大等原因导致部分供热企业成本过高。他们审计供热企业成本时,部分供热企业提供的财务账目中有的是不应该支出的费用,因此在监审成本时,审减了1301万元不合理支出,使单位成本每平方米下降2.11元。“2000年确定的每平方米31.15元的热价是不透明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教授赵华说,“31.15元中各项成本究竟是如何构成的,供热企业说不清楚,而现在很多费用比当时还有所降低,因此当初的31.15元实际上已经是很高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