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或非机车道下面,埋深一般为1.0~1.2米。水厂供水压力控制在0.3-0.4MPa。
7.3.4.2 项目供水方案
由市政自来水管网上接一根DN150的水管供水,设置DN150的湿式数字水表1个,生活用水经过三通及水平管道后由给水管向各用水点供水。
7.3.5排水: 7.3.5.1 污水
本项目室内设粪便污水与洗涤污水合流排水系统,排至室外化粪池处理后与室外污水 管网相连,设置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室外设排水管及检查井,整个项目的污水经室外污水管排放至城市污水管网。
7.3.5.2雨水
本项目屋面雨水经落水管排入暗沟,暗沟内雨水就近接入室外雨水口或雨水井。路面雨水经雨水口排入室外雨水管网。室外设排水管和检查井。雨水经室外雨水系统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系统。 2822(1+0.775LgP) Q=
(t+12.8P0.076)0.77 7.3.6 空调除尘: 7.3.6.1 配置原则
1、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能源政策,贯彻节约能源、提高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指导方针。
2、空调除尘部分的水、电供应,运输设备及生活福利设施,机修条件等,除必不可少的部分外,由全厂统一考虑,以简化空调除尘部分的管理和降低基建投资。
7.3.6.2 配置范围
1、主机:包括主辅机设备选型、辅助生产设施等。
2、车间空调除尘室:根据工艺布置空调除尘室,并根据具体位置及负荷大小采用混凝土空调室或金属空调器。
40
3、除尘设备:根据工艺布置除尘室,确定除尘机组及除尘风机等。
41
第八章 环境保护
8.1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保护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新建或扩建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对当地环境的保护,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和国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以确保当地的水环境、大家环境不至受到”三废“的影响。
本公司所在位置大部分为闲置旱地和坡地,平均标高为49米左右,距离西江二桥上游20公里。地表植被为杂草,无任何树木。生产场所西北面为郁江沿岸,平均高程48米,沿岸下游防洪能力为49米左右,上游为50米左右;东南面为市区至瓦塘方向公路边,岸线长380米左右。为适应修造船业的要求,对此区域进行简单的平整。原则上不改变现有的地貌,提高现有的防洪标准,把整个区域的防洪标准提高到50米高程。除生产必要的场所外其余均进行规划绿化。
生产过程无液体(无废水)、无废物、无废气排放。固体物品采取集中收存,统一定时进行处理。噪音方面,主要在东南800米外有村庄,而厂区在东南面建有围墙,并计划在围墙内种植大量的绿化树林,可以对噪音进行有效的隔离。除此之外厂的围墙外与村庄有一条三级公路相隔离,公路两旁还种有大量的护路林,对远在一方的小村庄不构成噪音的影响。
虽然说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水、废物、废气。但在建设过程中多少会有一些,所以具体制定了一些环境的保护方案。 8.2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8.2.1 废水治理
废水主要是设备冷却水和少量的生活污水。
设备冷却水大部分循环利用,小部分排放,设备冷却水除含少量油污和温度略有升高之外,不含其它有害物质,不经处理可直接排放,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生活污水量比较少,经化粪池截流沉淀后排放。 8.2.2 噪声治理
42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机器设备,同时,采用有效的消声吸音措施,使噪声降到最低,从而减少对职工造成的危害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主要措施有:
设备选型时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低噪声的优质机器和设备,如选用较为先进的数控设备等。
1、对噪声较大的设备加装消声器或加装减振台座减振,从而起到降低噪声的效果。
2、建筑上采用隔离、隔音、吸音等处理措施。将能够用房间隔开的噪声源完全设置在单独的房间内,这类设备主要是空压机。
3、加强对产生噪音的机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避免因不正常运行而导致噪声增大。
4、在车间、厂区周围建设一定高度的隔声围墙,减轻噪声对厂区外环境的影响,并沿厂界种植高大的乔木、灌木林,也有利于减轻噪声污染。
5、加强对噪声防治措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落实职工防治噪声污染影响身体健康的技术措施。经治理后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III类标准要求。 8.3 环境保护的投资
本项目对环境保护的投资主要用于绿化、废水处理设施设备、锅炉烟气的粉尘处理设施等环保设备设施,共计637.5万元。 8.4 本项目环境保护依据及适用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