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一、选择题
读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褶皱的形成晚于断层的形成 B.水平岩层的形成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 C.沉积物的形成早于喷出岩的形成 D.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的形成
2.关于图示地区地形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是风力侵蚀形成的谷地 B.乙处是堆积作用形成的山 C.丙处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地 D.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
解析:1选B,2选D。第1题,从图中断裂面两侧岩层的分布可以
看出,岩层弯曲后才出现断层,故褶皱的形成早于断层的形成。先形成的岩层位于下方,后形成的岩层位于上方,因而水平岩层(沉积岩1)的形成晚于倾斜岩层(沉积岩2、3)的形成。喷出岩岩层上有沉积物覆盖,所以沉积物的形成晚于喷出岩的形成。岩浆侵入沉积岩,所以岩浆岩的形成晚于沉积岩的形成。第2题,甲处有断层,可能因流水侵蚀而形成谷地;乙处两侧的沉积岩被侵蚀变低,乙处地势相对较高而形成山;丙处谷地不是断裂下陷形成的,是外力作用形成的;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应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乙图等高线被省略),根据两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形式上存在差异。据此完成3--4题。
3.乙图比甲图 ( ) A.比例尺更小 B.比例尺更大
C.等高距更小 D.等高距更大
4.在实际地面上,EFMN四地海拔的关系是 ( ) ①E、F海拔一定相同 ②E、F海拔可能不同 ③M、N海拔一定相同 ④M、N海拔可能不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3选C,4选D。第3题,图中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图幅相同,所以两图的比例尺相同,A、B两项错误。根据剖面图曲线,甲图剖面线平直,乙图剖面线弯曲较多,说明乙图比甲图等高距更小,对地表起伏表示的更详细,C项正确,D项错误。第4题,根据图示中的海拔线,E、F在500~600米,M、N在同一海拔线上,在实际地面上,EFMN四地海拔的关系是E、F海拔可能不同,①错,②对;M、N海拔一定相同,③对,④错。
下图为福建某旅游山区等高线示意图,右图为该山区甲、乙两地坡面上设计的两个小区房屋排列图,读图回答5~7题。
5.玻璃栈道能让游客体验悬空、惊险、刺激,图中规划最合理的玻璃
栈道是 ( ) A.R B.L C.T D.K
6.下列对甲、乙两个不同坡向的小区通风效果的说法合理的是 ( )
A.甲、乙均冬季通风效果好 B.甲、乙均夏季通风效果好
C.甲夏季通风效果好,乙冬季通风效果好 D.甲冬季通风效果好,乙夏季通风效果好
7.建筑物的间距越小,越节约建筑用地,为了保证山坡上的建筑物底层有充足日光照射,山坡上的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日照间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在甲处,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小 ②在甲处,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大 ③在乙处,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大 ④在乙处,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5选B,6选B,7选C。第5题,玻璃栈道能让游客体验悬空、惊险、刺激,应选择地形坡度大,甚至有陡崖或接近陡崖的地方,图中规划最合理的玻璃栈道是L,距地面高,坡度陡;R位于鞍部,地形平缓;T处距地面低,缺少悬空感觉;K处横穿等高线,坡度太大,工程难度大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