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直线驱动部分难以密封、防尘及防御腐蚀物质。
(5)手臂端部可以达到的空间受限制,不能到达靠近立柱或地面的空间。 3.极坐标型机器人
极坐标型机器人又称为球坐标机器人,其结构图如图1-3所示,R,θ和β为坐标系的坐标。其中θ是绕手臂支撑底座垂直轴的转动角,β是手臂在铅垂面内的的摆动角。这种机器人运动所形成的轨迹表面是半球面。其特点是: (1)在中心支架附近的工作范围较大。 (2)两个转动驱动装置容易密封。 (3)覆盖工作空间较大。
(4)坐标系较复杂,较难想象和控制。 (5)直线驱动装置仍存在密封问题。 (6)存在工作死区。
4.多关节机器人
多关节机器人结构简图如图1-4所示,它是以其各相邻运动部件之间的相对角位移作为坐标系的。θ、α和φ为坐标系的坐标,其中θ是绕底座铅垂轴的转角,φ是过底座的水平线与第一臂之间的夹角,α是第二臂相对于第一臂的转角。这种机器人手臂可以达到球形体积内绝大部分位置,所能达到区域的形状取决于两个臂的长度比例。其特点是:
(1)动作较灵活,工作空间大。 (2关节驱动处容易密封防尘。
(3)工作条件要求低,可在水下等环境中工作。 (4) 适合于电动机驱动。
.
.
(5)运动难以想象和控制,计算量较大。 (6)不适于液压驱动。
θ
图1-1 直角坐标型 图1-2 圆柱坐标型
βφαθθ
图1-3 极坐标型 图1-4 多关节型 选择方案的准则:
1.满足设设计要求:机械手能够旋转一定角度。 2.结构简单,便于计算分析。
分析比较以上四种运动形式,确定选用圆柱坐标型机器人。
1.3驱动方式的选择:
机器人关节的驱动方式有液压式、气动式、和电动式。下面将三种驱动方式
.
.
进行分析比较。 1.液压驱动
机器人的驱动系统采用液压驱动,有以下几个优点:
(1)液压容易达到较高的压力(常用液压为2.5~6.3MPa),体积较小,可以获得较大的推力或转矩;
(2)液压系统介质的可压缩性小,工作平稳可靠,并可得到较高的位置精度; (3)液压传动中,力、速度和方向比较容易实现自动控制;
(4)液压系统采用油液作介质,具有防锈性和自润滑性能,可以提高机械效率,使用寿命长。
液压传动系统的不足之处是:
(1)油液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影响工作性能,高温容易引起燃爆炸等危险;
(2)液体的泄漏难于克服,要求液压元件有较高的精度和质量,故造价较高; (3)需要相应的供油系统,尤其是电液伺服系统要求严格的滤油装置,否则会引起故障。
液压驱动方式的输出力和功率更大,能构成伺服机构,常用于大型机器人关节的驱动。 2.气压驱动
与液压驱动相比,气压驱动的特点是: (1)压缩空气粘度小,容易达到高速;
(2)利用工厂集中的空气压缩站供气,不必添加动力设备; (3)空气介质对环境无污染,使用安全,可直接应用于高温作业;
.
.
(4)气动元件工作压力低,故制造要求也比液压元件低。 它的不足之处是:
(1)压缩空气常用压力为0.4~0.6MPa,若要获得较大的力,其结构就要相对增大;
(2)空气压缩性大,工作平稳性差,速度控制困难,要达到准确的位置控制很困难;
(3)压缩空气的除水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处理不当会使钢类零件生锈,导致机器人失灵。此外,排气还会造成噪声污染。
气动式驱动多用于点位控制、抓取、开关控制和顺序控制的机器人。 3.电动机驱动
电动机驱动可分为普通交、直流电动机驱动,交、直流伺服电动机驱动和步进电动机驱动。
普通交、直流电动机驱动需加减速装置,输出力矩大,但控制性能差,惯性大,适用于中型或重型机器人。伺服电动机和步进输出力矩相对小,控制性能好,可实现速度和位置的精确控制,适用于中小型机器人。交、直伺服电动机一般用于闭环控制系统,而步进电动机则主要用于开环控制系统,一般用于速度和位置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本课题设计的机械手的特点:
1.点位控制进行搬运工作,采用顺序控制方式。 2.负载小,精度要求不高。 3.要求成本低。
根据以上特点,确定选用气压驱动。
.
.
1.4总体结构设计
根据圆柱坐标型运动方式和气压驱动方式的选定,对机械手进行总体结构的设计,机械结构由摆动气缸、双联气缸、单联气缸和气爪组成,结构图如图1-5所示。
图1-5 机械手总体结构图
2.机械手手部设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