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A 2、C 3、A 4、D 5、B 6、C 7、B 8、B 9、D 10、A 11、B 12、C 13、A 14、C 15、D 16、C 17、B 18、B
19、B 20、A 21、A 22、C 23、A 24、A 25、C 二、填空题
1、物质;相互作用;运动规律。
2、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社会教育资源。 3、物质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结构和物体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 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科学内容;科学探究。
6、科学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自然到物理;生活到物理;科学探究实践。 7、实验;理论;科学探究。
8、物理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过程;科学素质;全面发展。 9、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10、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教学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学生学习评价建议。 11、认识;独立操作;经历;养成。 12、科学;技术、社会。 三、判断题
1、对 2、对 3、对 4、对 5、对 6、对 7、错 8、对9、错 10、对 11、对 12、对 13、对 14、错 15、对 16、对 四、简答题
1、(1)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意科学渗透,关系科技发展; (4)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5)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2、(1)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 (3)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气氛和谐交流充分的课; (4)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效率的课; (5)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生成性的课; (6)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常态下的课; (7)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
3、课标解释: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灵活采用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其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在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不同的教学方式有其不同的功能,只有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才能更有效地教学。
4、(1)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正确认识学科探究式教学,合理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
(2)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3)在科学内容教学中注重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4)加强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5、(1)知道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经历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在活动中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的记录数据,根据收集的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善于同他人交流。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公式和适用条件,能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和解决简单问题。
(4)学习阿基米德善于观察思考的精神,养成乐于观察,善于动脑的习惯。
6、(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7、重视评价的诊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8、(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2)重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3)注重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 (4)实现有效的评价反馈
9、(1)教材要为全面落实物理课程目标服务。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倡导科学探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2)内容的选择,有利于促进探究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性,有一定弹性,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提供空间。
(3)内容的组织。为实施科学探究提供便利,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便于学生建构知识、提高能力。
(4)内容的呈现,形式生动活泼,传递多种有教育价值的信息。 (5)教材编写要有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