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三十烷醇生长调节剂对淡竹分根繁殖生长的作用
宝山区大场镇小学 指导教师陈建平 杨俊
淡竹是属于单子叶禾本科植物,产于黄河流域以南各地,一般以分根繁殖后代,从山区挖掘到上海来种植,较难成活。据老师讲这涉及到土壤酸碱度、根系的多少和带泥量,以及水分、温度等因素影响,关键是根系的活力。
今年1月下旬,老师从浙江临安县天目山挖掘到十棵淡竹植物交给我们试种,并给我们看阅了三十烷醇对多种植物处理效果的资料。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三十烷醇对淡竹处理后分根繁殖作用的实验观察。
一、实验材料与工具
淡竹植物十棵、三十烷醇生长调节剂二盒、泥盆十个、泥锹、山泥、喷洒壶、小钉耙、花肥、记录本等。
二、实验步骤
1、将老师浙江临安县天目山挖掘来大小基本相似的十棵淡竹分成二组(每组五棵,第一组为实验组、第二组为对照组);
2、一月二十八日,把第一组五棵淡竹的根系浸入浓度为0.5ppm的三十烷醇药液里,时间为4小时,然后再分别种入盛有山泥的五个泥盆里;把第二组五棵淡竹分别直接种入盛有山泥的五个泥盆里,作为对照;
3、二组十盆淡竹都放置在有光线的室内,温度控制在10℃左右;
4、以后十盆淡竹的松土、除草、浇水、施肥等管理措施相同;
5、四月十七日将实验组的五盆淡竹又用浓度为0.1ppm的三十烷醇药液喷洒叶面(喷湿叶面不往下滴为度);
三、实验结果
移植后每隔2天进行一次观察,记录淡竹的生长情况。(见实验记录结果汇总表) 组别 观察项目 移植日期 移植时竹高度 1月28日 14.4厘米 1月28日 14.45厘米 3月10日 9枝 15.3厘米 4.1张 35.1厘米 7×1厘米 实验组(5盆) 对照组(5盆) 第一枝分茎出土日期 2月24日 分枝数 平均株高 平均叶片数 最长株条高度 最大叶的长和宽度 19枝 25.8厘米 7.3张 86厘米 8×1.5厘米 四、实验结论与分析
从上表数据来分析,三十烷醇处理的要比对照组的提早14天长出第一分枝;大小相似的根系,总分枝数比对照组多10枝;平均株高比对照组增高10.5厘米;平均叶片数比对照组多3.2张;最长株条高度对照组高50.9厘米;最大叶的长和宽度对照组大1×0.5厘米。上述数据都充分地说明:三十烷醇主要作用是加强酶的活性,促进细胞分裂分化,从而促进了根系的发达,新根的不断产生,对吸收水分
和养分的能力加强,又为分枝、增加绿叶数和株高的长度提供了营养基础,最终是生长旺盛,长势优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