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自编最新复习资料精华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22:25: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以自然美为背景抒发了委婉缠绵的相思离别之情,又是对人间真挚爱情的讴歌。在对自然美、爱情美的描写中,又处处体现了对人生哲理、宇宙奥秘的思索与探求。虽然它有时迷茫,有时感伤,但反映出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宇宙人生真谛的追寻,总的情调是健康向上的。诗歌情调哀而不伤,笔调轻盈,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社会生生不息的欣慰。虽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悠悠相思中饱含着脉脉温情,充满着对重逢的企盼和对幸福的憧憬。同时作者善于巧妙地把情怀揉入清丽鲜明、意趣盎然的美景之中,从而使忧伤被优美所笼罩,显得徐缓迷人,柔婉平和。

3、分析月在全诗结构中所起的贯穿作用。(1)在春、江、花、月、夜这五种景色中,以月为中心。在写景、抒情、哲理的关系上,月起了关键的作用。望月怀人,对月遥想。(2)整首诗的结构是按时间先后来安排的。以明月初升(海上明月共潮生)、月到中天(皎皎空中孤月轮)、月亮西移(可怜楼上月徘徊)、月落西山(斜月沉沉藏海雾)作为全诗展开的线索。

4、简析此诗画意、哲理、诗情交相融会的艺术特色。(1)首先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逐层铺展,为抒情说理提供背景;(2)然后由“江月”联想到“人生”,写景转入抒情并深入到哲理的探寻;(3)然后再转入春宵月夜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着重表现闺中思妇望月怀人的心情;(4)最后

仍以写景结束,景中含情。“落叶摇情满江树”,既是月落,结束写景,亦是同情,布满江树。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水乳交融,交相辉映,塑造出空灵邈远、令人心醉神迷的意境。

三十三、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1、概括此诗主旨:表达了作者积极用士的愿望和希望得到援引的迫切心情。

2、说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两句在诗句中的表达作用。:诗歌前四句写洞庭湖景象,后四句由眼前景象抒发情怀,但句句不离湖水。欲渡无舟,意为欲出仕而无人援引;坐观垂钓者,意为执政者如能礼贤下士,贤者才能为朝廷效力。寄希望于张丞相。

3、分析此诗托物喻义、巧用比兴的艺术特色。前四句所赋洞庭湖波涛浩淼、气势蒸腾的景象,似又是作者自负不平之心态写照。兴象悠会,旨余言外;后四句就眼前景象顺势作譬设喻表达心曲,据典实抒其牢骚,含而不露,雅驯得体。

三十四、王维《观猎》

1、分析诗中塑造的将军形象。诗人通过将军骑马狩猎的场面,生动传神的塑造了一位英武豪迈、气度非凡的将军形象。诗歌前半部分写出猎,后半部分写猎归,从狩猎这个角度来刻画将军的风采,别具一格。

2、说明诗歌从出猎写到猎归的构思特点。此诗巧于构

思,精于笔墨,以“猎”字关涉全篇,前半部分写出猎,后半部分写猎归。首联点题,用“倒戟法”,即上下句位臵倒转,先写劲风中射猎的场面,然后推出射猎的主角,以突出听觉感受。颔联描写打猎场面,推出了打猎过程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镜头。平原草枯,积雪融化,鹰眼因之特别锐利,马蹄因之更为轻快。颈联用“忽过”和“还归”带过罢猎归程,将空间迅速转换,有瞬息千里之感。尾联写回看向来行猎处之远景,已是“千里暮云平”,此景遥接篇首。首尾不但彼此呼应,而且适成对照:当初是风起云涌,与出猎紧张气氛相应;此时是风定云平,与猎归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

3、领会“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两句用字的生动精炼。推出打猎过程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镜头,上句写鹰眼的锐利,不用“锐”而用“疾”;下句刻画马驰之迅疾,不用“疾”而用“轻”,其中妙处大可玩味。以一当十,因小见大,表现了打猎的全过程,表现了时令特点和打猎丰收。

三十五、王维《渭川田家》

1、领会此诗描写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而欲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渭川田家》描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一系列宁静和谐的景色,表现了农村安宁恬静、怡然自乐的生活。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家耕牧晚归的生活情景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反映,表现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的向往,也间接流露了对仕宦生涯的厌倦。

2、分析“归”字在全篇中的深意。“归”字乃全篇眼目,诗人在诗中依次写了牛羊之归、牧童之归、田夫之归,来反衬自身渴望归隐田园的心情。诗人前面写的所有的“归”,实际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这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

3、说明全诗所用的白描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此诗对田园生活的展示,纯用白描,诗中的人物和景物融入了和谐的画面之中,诗人不仅勾勒出田园的美好风光,也表现了田家人情的真挚和淳朴,具有愉悦性情的审美作用。诗中的人物和景物融于和谐的画面之中,诗人不仅勾勒出田园的美好风光,也表现了田家人情的真挚和淳朴,具有愉悦性情的审美作用。

三十六、李颀《送陈章甫》

1、分析诗中陈章甫的形象。作者在送行题目下,通过表现自己对陈章甫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其人格的钦佩,刻画了一个立身坦荡、富有才学但仕途坎坷的不羁之士的形象。

2、领会写送别的六句诗表达的深意。最后六句写送别,作者用高度概括的笔触,写两人的遭遇和惜别难舍之情。“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这两句是赋而比兴,既实记渡口适遇风浪,暂停摆渡,又暗喻人生旅途的险恶。“郑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自编最新复习资料精华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m6ci9ituu9kcel7h0tk_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