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赣州市2007年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3 17:04: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赣州市2007年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2007年3月31日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各项信息如姓名、学生代码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卜.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工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氛围/份额横财/横行住处/处心积虑 B.恫吓/胴体应届/应当主角/角逐中原 C.衬托/思忖压根/压倒和气/随声附和 D.串供/窜改亲家/亲戚屏风/屏气敛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起迄精神焕发端倪鱼龙浑杂B、坐落理屈词穷蕴含各行其是C、沦陷无耻澜言年份顾名思义D、灰烬哀声叹气饯行辑录成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近一两个星期,这个班迟到现象十分严重,违反纪律的学生也很多,_____受到了学校领导的批评。

(2)全国各地的卫生部门______动手与研究,以防止禽流感的蔓延,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这工作已有明显成效。

(3)数学老师看到全班同学正全神贯注听课,便没注意到下课铃已响,______讲下去了,以致影响了下一节课的老师上课。

A、因而一起径直B、从而一齐径自 C、因而一齐径自D、从而一起径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过去的一年流行标准像,孔子、孙武、关羽乃至西施等都有标准像,这些已经确立和正待确立的标准像,遭到了一些专家的反对,比如北京曹雪芹纪念馆就在社会一片反对声中撤消了曹雪芹的标准像。

B、如果说2005年是中国博客大众化的“元年”,那么,在2006年,博客则迅速成为网络上蹿红的“明星”。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的调查显示,截至2006年8月底,我国博客作者规模已达1750万。

C、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的正式启动,到大熊猫栖息地、河南安阳殷墟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再到《长城保护条例》的实施,都使我国文化遗产有了新的进步。在看到进步的同时,我们不能不反思。

D、如果说对于2006年的文化世界有一个必不可少的词汇的话,它就是“文化创意产业”,从电话电视到动漫出版,从基地建设到园林规划,无不与之有关。事实上,究竟如何使“文化”真正成为一种“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古文的篇名中,常常出现标志文体的词。如《师说》中的“说”,《过秦论》中的“论”,《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疏”,《阿房宫赋》中的“赋”,这些都是以“论说”为主的文体。 B.冯梦龙是明代著名作家,他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明代著名小说家凌氵蒙初编著的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被世人称为“三言二拍”。 C.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的文学称为现代文学,鲁迅的《阿Q正传》、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叶圣陶的《倪焕之》、老舍的《骆驼祥子》都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 D.<变形记>的作者是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他被尊为西方现代文学的先驱和大师。《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该作品曾获得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古钱上的御书 钟穗

我国从古到今都比较注重钱币上的书法艺术,到了宋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篆、隶、真、行、草、楷诸体皆备,均用于钱文之上。不少还出于书法名家之手。如苏轼、司马光等都曾参与书写过钱文。有一种由皇帝亲书钱文作样进行浇铸的铜钱,行家们称为“御书钱”。宋太宗、徽宗、高宗都是书家高手,挥毫之余,犹喜御书钱文,这些文字,神韵飘逸、洒脱风骚,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欣赏价值。

公元990年,宋太宗赵炅改元淳化,他亲书“淳化元宝”。公元996年改元至道,所铸“至道元宝”,都有楷、行、草三体。均出自宋太宗赵炅亲书钱文,他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御书钱文的第一个皇帝,从而开创了“御书钱”的先河。同时以行书,草书入币,在以前的钱币文字里是从未有过的,而一个年号钱币同时有三种书体,这在中国货币史上更是空前的。这是钱文书法的一次重大突破,改变了历朝历代用单一书体铸钱的习惯,而作为皇帝关心并亲自为钱币书写钱文,也是前所未有的。

太宗钱文,楷书写得浑厚端庄、笔力含蓄;行书线条清晰,劲挺奔放;草书则神采飞扬、奔放流畅,为后世所称道。北宋初期文学家王禹☆对御书钱极为推崇,被贬官之后,还念念不忘御书钱,曾写过一首咏泉诗。

“谪官无俸突无烟,唯拥琴书尽日眠;还有一般胜赵壹,囊中犹贮御书钱”(赵壹为东汉人,曾写诗讲:“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诗中提到的御书钱,应当就是宋太宗亲书的“淳化元宝”。而在古钱的御书中,最享盛誉的是北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 “风流天子出崇观,铁画银钩字字端;闻道蜀中铜货少,凭凭顽铁买江山。“这道诗就是赞叹徽宗传神的瘦金体所书的御书钱。诗写得很有意思,说蜀中因人喜欢宋徽宗的御书钱,多藏匿不出,结果造成铜钱匮乏,只好铸铁钱通用了。

公元1101年,北宋徽宗赵佶即位,中国的御书钱进入了全盛期。徽宗作为一代君主,不善治国,在政治上是一个昏君,却偏偏是一个不错的艺术家,他在琴、棋、诗词、书画方面无所不精,最有建树的,莫过于书画。他所创的“瘦金体”在书法界独树一帜,扬名古今。 徽宗在钱币上,也不忘展示他的书法才华,曾多次亲笔书写过钱文,有“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和“宣和通宝”等年号钱。其钱文瘦金体的书法风格是:铁画银钩、瘦硬挺拔、骨清神秀、妍美动人。特别是其中的“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更是徽宗之杰作。纤瘦、挺劲的瘦硬笔法,使人耳目一新,有特别引人注目的美感。

历史上善书的皇帝并不罕见,如晋元帝的“凤尾诺”、齐武帝的“花草书”均久负盛名,但是真正表现出独特的个性,所谓“巍然独秀者”,宋徽宗是当之无愧的,为历代帝王所不及。在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书法宝库中,千年来盛名不衰。 铜质细腻、精美绝伦的崇宁、大观钱,因其制作精良、铸工精湛、书法秀美而居御书钱之首,博得收藏家爱不释手。由于钱币上留下了极其珍贵的书法真迹,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书法家收藏此钱加以研究和欣赏,因而钱币界称宋徽宗为继王莽以后,古来铸钱第二能手之美称。 (选自《知识窗》2007年第l期)

6.下列关于“古钱上的御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指由皇帝亲自在铜钱上书写并作为浇铸样品的书法。 B.我国古钱上的御书,主要采用的是楷、行、草等字体。 C.我国古钱上的御书是从宋太宗亲书“淳化元宝”开始的。 D.历代古钱御书中,最负盛名的是北宋徽宗的“瘦金体”。 7.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不少书法名家如苏轼、司马光等都参与过御书钱文的书写。 B.宋代以前,各个朝代的皇帝在钱币上的御书都是单一的书体。 C.在历代文学家中,当数北宋初期文学家王禹☆最为推崇御书钱。 D.宋徽宗的书法凭借其独特的个性千百年来扬名中外、盛名不衰。 8.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蜀中人喜欢收藏宋徽宗的御书钱,致使当时铜钱匮乏,宋徽宗及其之后的皇帝只好改用铜铸钱为用铁铸钱了。

B.晋元帝和齐武帝的书法因为缺乏独特的个性,他们的“凤尾诺”和“花草书”并不被收藏家看好,如今已经失传。 C.钱币界称宋徽宗为古来铸钱第二能手,说明王莽当政时铸过的御书钱不仅数量比徽宗时期多,且艺术价值也更高。

D.我国古代皇帝在钱币上留下的御书钱文,不少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欣赏价值,堪称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中进士第。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朱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晰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下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蔬于为政。上谓王淮日:“朱熹政事却有可观。”光宗即位,改知漳州。奏除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以习俗未知礼,采古丧葬嫁娶之仪,揭以示之,命父老解说,以教子弟。常病经界不行之害,乃访事宜,择人物及方量之法上之。有旨先行漳州经界。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节选自《宋史》卷四二九)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

赣州市2007年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m6jn1fkza4uc578dlx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