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_毕业设计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9:54: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气压传感器将采集到的信号经内部A/D转换后,将数据以串行方式发送给信号处理单元(MCU);信号处理单元对这些信号调制成曼切斯特编码后,传送给信号发射芯片(RF发射器);射频发射芯片以一定的频率(通常为315 MHz或433 MHz)和调制方式(通常为FSK)将信号发射出去。位于汽车驾驶台上的信号接收芯片(RF接收器)接收由发射器发射来的射频信号,并对其解码后传送给信号处理单元(MCU);信号处理单元检查数据帧后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并与轮胎气压阀值进行比较。如果出现异常,指示灯或液晶显示器会显示报警。

相比于间接式TPMS,直接式TPMS有着很多优点,如能在任意瞬时监测到4个轮胎内气压大小,测量精度和准确度都要比间接式的要高。但它有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弊端[9],比如,安装在4个轮胎内气压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和发射模块会打破轮胎原先的动平衡,在恶劣潮湿的环境下,轮胎内的电池会出现漏电现象,使得系统使用年限缩短。

由上述直接式TPMS的优缺点可知提高直接式TPMS性能的关键在于: ① 节约功耗特别是装在轮胎内部的发射模块。发射模块在轮胎内部,不易更换电池。功耗的高低及电池的电量,直接关系到直接式TPMS的寿命。 ② 传感器的工作性能,应保证其在轮胎内部恶劣的环境中仍能正常工作。 ③ 无线通信的可靠性,汽车在行驶时对于无线传输不利,应通过有效编码,校验等使发射与接收模块准确通信。

由以上对两种TPMS得分析可知,直接式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将是TPMS发展的主流。

1.5 论文主要工作概述

本文主要讲述了直接式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开发方案及实现过程。根据研究

内容,全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 介绍了课题提出的背景,对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作用、分类及发展状况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 分析轮胎爆胎的因素及工况,提出系统应测量轮胎气压这个参数,并得出系统的报警的阀值,为后续的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章 介绍本系统TPMS的总体设计包括总体布置、各模块的内部结构、轮

胎模块安装、主要器件的选择。

第四章 本章为系统TPMS的详细硬件设计,包括器件工作原理的介绍,外围电路的设计。

第五章 本章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软件部分设计,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把系统按功能分为几个模块,对各模块分别进行了设计。

第六章 本章进行了系统仿真测试。对压力测量功能及无线通信功能等系统主要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达到了设计要求。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2 轮胎爆胎因素分析

2.1 轮胎结构分析

轮胎大体可以分为有内胎与无内胎的两种基本形式。目前,轿车已广泛使

用无内胎轮胎,一些新型载重汽车已开始使用无内胎轮胎,但目前的应用尚不十分普遍。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很多司机局限于以往的经验和眼前需要,不愿更换;另一是无内胎轮胎需要安装在深式轮辋上,而这种深式轮辋与目前所用的轮辋不能互相替换。因此运输公司为了换用无内胎轮胎存在着投资损耗和编制问题,从而使无内胎轮胎在载重汽车上的普遍使用受到了限制。但是无内胎轮胎在诸多方面的优势使它成为轮胎的发展趋势,相信在不久无内胎轮胎将会在各种车辆上得到广泛得应用。

无内胎轮胎的结构如图2.1所示[10],由气密层、密封胶和特殊结构的胎圈等部分构成。气密层是贴于胎里表面并延伸至胎圈底部的一层厚约0.5~3mm的胶层,其作用是防止压缩空气渗入胎体引起脱层。由于它与胎体形成一体,并不像内胎那样受到拉应力,所以受伤后并不会迅速扩大裂口,使气压下降。无内胎轮胎胎圈底部斜度较大,胎圈直径较轮毅直径小(轿车轮胎小1~1.5mm,载重车轮胎有时小4mm),与轮毂边缘相接触的“密封胶”部位的曲率较轮辋边缘曲率大,因此胎圈能与高精度的带有金属气门嘴的轮辋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

图2.1 无内胎轮胎结构示意图

1一橡胶密封层 2一气密层 3一槽纹 4一轮辋 5一气门 6一密封胶 由无内胎轮胎结构可知,无内胎轮胎具有以下优点: ① 在汽车批量生产中,轮胎安装更简单,更快捷。

② 气密性能好,轮胎受小的损伤时能自动封闭。

③ 减少汽车因轮胎故障在路上停留时间(不必更换内胎,修理时轮胎不必从轮毂上卸下来,修理简单)

④ 没有内胎和衬垫,结构简单,且没有内胎与帘布层的摩擦,提高轮胎寿命。

本文正是基于无内胎轮胎设计的一款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无内胎轮胎的良好应用前景也为本系统的应用提供了保障。

2.2 轮胎爆胎主要原因分析

爆胎,是轮胎不能承受胎内气体压力而产生的瞬间破裂现象即胎压相对轮

胎强度过高。爆胎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胎压不足时,轮胎遇到异物,异物刺入胎中引起爆胎。

(2) 胎压过高,超载或高速行驶,胎内温度上升,胎内气体膨胀,引起爆胎。 (3) 轮胎过渡磨损,胎压稍高或胎温上升,胎内气体膨胀,引起爆胎。

(4) 胎温过高,轮胎橡胶性能变化,胎内气体膨胀,引起爆胎。

2.2.1 轮胎胎压过低

轮胎胎压过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轮胎的气压低时,轮胎向里弯曲,胎面的中部负荷要小一些,而胎面的边缘负荷急剧增加,使材料应力增大,这种现象为“桥式效应\。产生“桥式效应\时,胎面磨损不均匀,胎面的边缘严重磨损。同时,胎面的中部几乎保持不变。这种不均匀磨损使轮胎寿命降低。另外此种情况下,轮胎滚动时肩部产生的温度比轮胎其他部分高,由于生热而温度增高,更加促使胎面边缘磨耗加速。 (2) 当轮胎充气不足时,轮胎的侧壁也就会承受过大的压力,这样可以产生大量的热量以致造成轮胎的损坏。

(3) 若轮胎气压低于标准值过多时,轮胎下沉,轮胎与路面接触面积增大,阻力上升,摩擦增加。随之,温度升高,胎面橡胶变软,轮胎强度下降;车辆行驶速度越快,这些变化越明显,爆胎也越容易发生。

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_毕业设计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m8lx3h4s90weks4q8jb3z01x0bvw200naa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