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化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 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管理规定
通用业务制度一原则类制度
制度 名称 制度编号 制度版本 2 JZGSH-B20201-21-058-2018-2 制度文号 主办 部门 / 安全监管局 中国石化安(2018)268号 中国石化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管理规定 所属业务类别 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会综合安全监督管理 签部门 下位制度制定 企业制定实施类/执行类制度 审核法律部 企业改革管理部 精选资料
----------------------------
部门 监督检查者 安全监管局 签发 日期 解释权归属 安全监管局 生效 日期 制定目的 规范安全风险识别、评价、控制、监管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泊治法》、《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浴治遏制重特大事故エ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危险化学品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エ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B35181-2017) 适用范围 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 2018年7月3日 2018年7月3日 精选资料
----------------------------
涉及的相关制《中国石化全面风险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石化企(2013182号) 度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职工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中国石化 监〔2014)308号) 废止说明 原《中国石化生产安全风险管理规定(试行)》(中国石化安(2016) 625号)、《中国石化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中国石化安(2015) 275)、《中国石化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定(中 国石化安(2011)122号)同时废止
1总则
1.1为了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规范风险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特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所称风险是指生产安全风险,是安全不期望事故事件概率与其可能后果严重程度的综合结果,风险分为重大、较大、一般和低风险,分别对应红、橙、黄、蓝四种颜色。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应当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等级,一般风险按照最低合理可行的原则可进一步降低风险等级,低风险应当执行现有管理程序和保持现有安全措施完好有效,防止风险进一步升级。
1.3本规定所称隐患是指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存在可能导致
精选资料
----------------------------
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按危害大小、治理难易程度和紧迫性将隐患分为一般、较大和重大隐患。 1.4公共安全风险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1.5管理原则
1.5.1推进基于风险的安全管理。风险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通过持续开展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防止事故发生,确保风险可接受。
1.5.2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建立隐患排查、分类分级、整改治理、效果评估、验收销号的闭环管理流程,确保隐患及时排查治理。不能如期治理的隐患应当按风险管控的程序落实防范措施。 1.5.3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落实集团监管、企业主责全面覆盖和全员参与,实现全过程、常态化的风险识别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各级负责人应当承包本单位风险和隐患。
1.5.4坚持逐级建立清单原则。风险和隐患排査管理实行清单管理,各级单位应当逐级建立基层单位、二级单位、企业和集团公司各层级的风险和隐患管理清单。 2组织管理与职责
2.1安全监管局是集团公司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责任主体。负责评估确定集团公司重大安全风险,提出年度隐患治理重点,负责集团公司重大风险管控和重大隐患治理的监管。
2.2事业部、管理部和专业公司(以下简称事业部)是本板块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主体,负责评估本板块集团公司重大风险
精选资料
----------------------------
和重大隐患,指导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工作,事业部负责人对本板块集团公司重大风险管控和重大隐患治理实行承包。 2.3企业是风险识别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基层员工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2.3.1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对业务和属地范围内的风险识别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具体负责,组织开展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实施隐患治理。
2.3.2企业员工负责岗位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的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
3风险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3.1风险识别
3.1.1风险识别是对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声誉影响事故事件的识别(包括原因、后果和现有安全措施),识别范围应当涵盖总图布置、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含工程施工和检维修用设备设施)、物流运输、应急泄放系统、工艺操作、工程施工和检维修作业、特殊作业、有人值守建筑物、自然灾害和外部影响等全业务、全流程中存在的风险。
3.1.2企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风险识别。
3.1.2.1基层岗位应当在基层单位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对本岗位的作业活动和涉及的设备、设施等开展风险识别,建立岗位危险事件清单。
精选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