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间,CI导入为企业无形资产增值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看好。
无形资产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可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根据无形资产再次使用不会磨损,反而会增强其作用,使用越频繁、越广泛、使用价值就越高、增值也越快的原理,荣事达准备对业已形成的无形资产增值进行再运作,利用自律宣言周年纪念之际,再度进行大规模操作,使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企业无形资产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案例分析]
1、CI即企业形象识别,它是企业在行业结构中的特定地位或个性化特征。它包括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和VI(视觉识别)三个构成要素。CI导入是现代企业的经营策略之一,它将企业市场行销、服务、设计,提到经营哲学高度,把现代市场营销学与现代设计美学融为一体。荣事达导入CI ,目的在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促使无形资产增值,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荣事达集团于1997年5月18日果断决策,将推出中国第一部《企业竞争自律宣言》作为切入点,全面导入CI。由于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正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荣事达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出发,率先倡导企业竞争自律,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电视台进行实况转播,《焦点访谈》进行追踪报道,以及各大报纸及电台的争相报导,掀起了一阵阵舆论热点,因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从而既扩大了知名度又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美誉度。
3、导入CI,理念先行。荣事达建立了“互相尊重、相互平等、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诚信至上、文明经营、以义生利、以德兴企”的“和商”理念,作为处理企业与社会公众关系的基本准则,并贯穿到企业具体行为和活动之中。BI是CI的核心,企业塑造形象仅靠宣传远远不够,还需要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以形成行为识别。荣事达的一系列BI展示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1997年生产洗衣机175万台,产销率达99.7%,
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1.83亿元,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比CI导入前的1996年增长31%、13%和18.8%。可见,无形资产的有效运作直接导致了有形资产增值。
4、荣事达集团明确意识到CI是一项整体作业,企业形象塑造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5.18”计划给荣事达创造了巨大的商誉,它是企业进行无形资产运作的宝贵资源。荣事达利用自律宣言周年之际再度开展大规模的活动,引起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进行无形资产的再运作,无疑会确保企业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可观的经济利益。
思考题:
1、荣事达为什么要全面导入CI?
2、你认为荣事达CI导入的切入点效果如何?
3、荣事达是如何进行CI运作的?你认为CI战略的重点应是什么? 4、荣事达为什么要进行无形资产的再运作? 5、你认为MI在CI导入中的作用如何?
案例8 杉杉集团的CI导入
杉杉围绕着导入和运作CI而开展了一系列公关行动。 一、 调查与启动
从1989年杉杉(当时的甬港服装厂)电视广告打西服品牌,走名牌战略的路子,一直到1993年,杉杉西服销售额达到2.54亿元,五年时间杉杉创造了一个中国西服名牌。然而企业和品牌如何向更高层次发展,作为一个新的重要的课题,摆在了企业的面前。杉杉的决策层一直关注着竞争中的危机与契机,寻觅着企业发展的新的突破点。 与此同时,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尽管杉杉集团和杉杉品牌的形象在全国市场已经初
步得以确立,但仍不巩固。尤其是在华北、东北市场的影响力和扩张力还不够强大。据北京市场的调研数据显示:
1.40%以上的人知道杉杉西服,且绝大部分是从广告,亦即大众传媒获得信息。这说明了杉杉在该地区广告投入的效果,同时也提示出个人资讯传递的不足。
2.被调查者对杉杉西服的其他概念仍普遍模糊,乃至很多人认为其产地是上海、北京或台湾。
3.对杉杉集团的概念,95%以上的人闻所未闻,对企业标志、企业理念之类则所知更少。
4.曾经购买过或明确表示购买意向的不足5%。
5.初步结论:目前在大众印象中,“杉杉”只是西服的一种品牌而较少整体丰满的集团概念,缺乏鲜明的形象和品味,因此没有强烈的号召力,尚未造成公众的偏爱或认牌购买心理。
从竞争品牌来看,如皮尔·卡丹、金利来、观奇洋服等,皆挟洋自威,无论是广告策划还是形象塑造都先声夺人,在中国市场上抢占了较大份额。而国内的一些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营销策略和手段,尚处于价格竞争等低层次的水准。因而,杉杉集团在广告和公关策略上应突出体现企业的整体化形象,突出企业自身的文化意蕴,使企业性格、品牌性格和产品性格得以统一、升华并广为人知。
一个偶然的机会,杉杉找到了台湾艾肯形象策划公司。当时艾肯已开始潜心研究推广中国式的CI模式,即本土化、本质化的CI模式。艾肯的CI模式,从民族特性、文化取向、精神特质上,已十分接近杉杉正在寻找的突破模式。因而,杉杉与艾肯很自然地握手合作导入CI。
1994年初,艾肯公司和杉杉CI委员会共同策划,把杉杉导入CI的目标确定为:
(1)定位并提高企业形象,创建一流的企业经营文化系统。
(2)创造第一,系统科学地进行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经营,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3)提升品牌地位,引导实业部门向更多的领域发展。
至此,杉杉集团斥资200万人民币,整体导CI,也开始了以后将出现的那个公关行为和序幕。
二、 导入CI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杉”的条目注:杉科常绿球果类乔木,原产于东亚。
树高可达50米,树围可达5米左右,是很好的材用树种。
杉树,伟岸挺拔,英俊潇洒,生命力极为旺盛,它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下来的坚韧不拔、蓬勃向上、生生不息、挑战未来的精神内核和谐一致。而面对世纪交替、体制转轨的企业发展重要阶段,杉杉集团不仅要整塑恒久弥新的品牌,而且要营造涵义丰蕴的企业文化,建立起经营集约化、市场国际化、资本社会化的现代化国际化产业集团。正如总裁郑永刚之论断:“今天的杉杉已经超越以品牌宣传为第一要旨的阶段,未来的竞争更重在企业形象。”
据此,杉杉集团确立了“立马沧海,挑战未来”的企业精神和“奉献挚爱,潇洒人间”的品牌宗旨;确立了“我们与世纪的早晨同行”这一对外诉求标语。从而,从自身的品牌诉求出发,紧扣21世纪“环保、生态平衡、绿化”的世界性主题,把杉杉品牌提升到与人类生存处境息息相关的高度,确定了杉杉企业及品牌在社会中的位置和宣传定位。
杉杉集团标志以音译“ShanShan”及象征中国特有杉树的“CHINAFIRS”作为设计题材,并将大自然的意蕴融入设计,以“S”字体象征如流水般生生不息,杉树则有节节高升之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