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对抗就是斗争,而斗争又是矛盾的解决的一种形式一种方法,从这个角度上说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2)个点剖析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1. 矛盾的统一体中可以区别出主要矛盾
在复杂事物自身包含的多种矛盾中,每种矛盾所处的地位、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总有主次、重要非重要之分,其中必有一种矛盾与其它诸种矛盾相比较而言,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毛泽东认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然后他指出“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矛盾着的力量是主要的矛盾;其他的矛盾力量,例如,残存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农民小资产者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和农民小资产者的矛盾,自由资产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法西斯主义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的矛盾,以及其他的矛盾,都为这个主要的矛盾力量所规定、所影响。”
相互区别:在许多矛盾中,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其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的地位,其次要作用。 相互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主要矛盾,无所谓次要矛盾,反过来说也是一样。主要矛盾的解决规定者次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的解决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2. 该如何看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其两个方面
首先,对于矛盾问题的理解,是认识深化过程的需要,我们需要认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通常情况下,宏观整体的利益,就是主要矛盾之所在,微观局部的利益,就是非主要矛盾的所在,但并不是绝对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正如毛泽东所说“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时候似乎势均力敌,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和相对的情形,基本的形态则是不平衡。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三、矛盾论与实践论
《实践论》是研究认识论的,但它首先讲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讲社会和人的改造。《矛盾论》是讲辩证法的,但它主要讲人应如何分析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矛盾,促成事物的转化,
达到改变社会结构、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目的。
在我看来,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是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分析当代的中国,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的产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认识论。这两者相互联系,统一于一个整体,不但给当时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和指导方针,而且,对现在的我们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一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40.
[2] 宋文新.毛泽东与《实践论》 [M].河北:中共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155. [3]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编辑部.学习毛泽东思想 [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2,25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