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看懂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是学习化学反应的一种重要的能力,从如图微观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 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D.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2.由CO2制取C的太阳能工艺流程如图,利用铁的氧化物作催化剂,可提高效益。下列关于该原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反应中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C、O,化合价不变的元素是Fe
B.该流程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合理使用了太阳能,充分体现了低碳的理念 C.理论上,每生成32gO2,就需要消耗44gCO2
D.理论上,每消耗44gCO2,就需向体系内再补充432g FeO 3.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 A B C D 等质量的Zn和Mg在一定量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Ca(OH)2溶液 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 A.A B.B C.C D.D 4.生活中废弃的铝质易拉罐、破铁锅、废铜线等可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化合物
B.金属或合金 C.氧化物
D.非金属
5.太阳能吸附式空气取水器可用于野外获取淡水,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A.该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 B.冷凝过程中分子间距发生变化 C.该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该法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问题
6.A~G 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 A 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反应②中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变黑色;D 和 E 的组成元素相同;G 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气体。“—”表示连接的两种物质能反应,“ →”表示物质转化的方向,反应条件均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G 中至少 4 种是氧化物 B.反应④中 B 发生还原反应 C.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 D.D 中原子个数比是 3:4
7.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铁和四氧化三铁 食盐和纯碱 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选项实验方法及现象 用磁铁吸引,看能否被吸引 滴加食醋,看是否产生气泡 滴加稀盐酸,看是否产生气泡 加入二氧化锰,看是否产生气泡 A.A B.B C.C D.D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鉴别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 除去K2SO4中少量的MgSO4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不用任何试剂,鉴别①稀硫酸、②氢氧化钠溶液、③氯化铁溶液 实验方案 加水溶解 滴入适量的氢氧化钾 将Zn和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 鉴别出的先后顺序可以是:③②① A.A B.B C.C D.D
9.相关实验原理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都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2Fe2O3
B.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Cu+H2SO4=CuSO4+H2↑ C.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4+H2O D.工业制取二氧化碳:CaCO3
CaO+CO2↑
10.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二氧化碳和乙烯均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参加反应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4:1
11.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第五大街与跃进路交叉口的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现场火光冲天,在强烈爆炸声后,高数十米的灰白色蘑菇云瞬间腾起。随后爆炸点上空被火光染红,现场附近火焰四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易燃易爆物品的爆炸是物理变化
B.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将可燃物的着火点降低 C.将发生爆炸时,应就近隐蔽或卧倒,护住重要部位。
D.有毒物泄露时,消防员不需要做任何保护措施就可以进入现场救灾
12.磷酸钙,化学式为Ca3(PO4)2,白色粉末,是人和动物的骨骼主要成份,用于制过磷酸钙化肥或用于制做陶瓷、玻璃、媒染剂、磨光粉等。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6 D.+5
13.“”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干冷的白瓷盘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可以制得炭黑 B.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C.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D.用加热的方法修补破裂的电木插座
15.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
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二、填空题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璀璨夺目的钻石________;(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 (3)氨水中的阴离子________;(4)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___________。
17.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如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利用了物质的_______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步骤④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所得化合物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18.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
(1)上海世博园内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紫外线”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_____作用,净化后的水属于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的草木灰(有效成份为K2CO3)属于_____肥.
(3)在含有硫酸镁、硫酸铜的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是(填写化学式)_____.
(4)化学为体育不仅雪中送炭,而且锦上添花.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这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份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Mg5(OH)2(CO3)4种用途是_____. 三、简答题
19.如图所示,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出来的对人体有害的甲醛。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这一事实。
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是_____;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推断出“镁粉”的另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正深入人心。为防范“污染在水中,问题在岸上。”环境监测人员适时对河水质量进行监测,监测项目有:悬浮物、pH、化学需氧量等指标。 (1)悬浮物是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除去水中悬浮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pH试纸检测河水pH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测河水化学需氧量需要用到硫酸亚铁铵滴定液,其配制方法是:称取20g硫酸亚铁铵溶解在100g水中后,用玻璃棒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g浓硫酸,再加入860g的水稀释。
①往硫酸亚铁铵溶液加人浓硫酸时,用玻璃棒边搅拌边缓慢加入的目的是________。 ②上述方法配制的硫酸亚铁铵滴定液中硫酸亚铁铵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化学李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上仪器a,请回答:
(1)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____。 (2)罩上仪器a的作用是____。
(3)对照①和③能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
(4)实验中小明观察到热水中的②白磷由块状迅速熔化成液滴状,但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 五、流程题
22.石膏(CaSO4?2H2O)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材料和建筑材料,工业上用含SO2的烟气制备石膏的简要流程图如下:
(1)在反应①时,常将NaOH喷成雾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在实验室里进行该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3)CaSO3不易溶于水,它属于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产流程中生成的______________可循环利用,节约成本. 六、计算题
23.将某赤铁矿石样品10g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4.5g,过滤后将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2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反应)求: ⑴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⑵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4.将24g由木炭和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其中氧化铜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剩余物冷却,称得固体质量为19.6g,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为__________克;
(2)反应前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七、探究题
25.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实验用过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忘了盖瓶盖,对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猜想与假设)
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