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 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 (实验验证) 乙同学 实验 实验操作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实验现象 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实验结论 猜想(2)成立。 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_____色。 猜想(3)成立。 (总结反思) 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_____。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知识拓展)
(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_____(填“能”或“不能”); (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NaOH(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丁同学认为铝制品不能用清洁球擦洗,你认为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C B A B B A C C C A A C B 二、填空题 16.51:224 2.24g 见光易分解 17.⑤ ① ④ ③ ②
18.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煮沸 A C D 三、简答题
19. 乙>甲=丙 10≤m<100 D 乙
20.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少许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一定含有氯化钙,可能含有氯化氢 四、实验题
21.升高 溶液变红 > Ca(OH)2+CO2=CaCO3↓+H2O 剩余固体中含部分未分解的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 五、流程题 22.AD 六、计算题
23.3g 24.(1)0.4g (2)5.2% 七、探究题
25.H2SO4(硫酸) 红 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 不能 Al+2NaOH+2H2O=====2NaAlO2+3H2↑ 容易破坏铝在空气中被氧化后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合理也给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