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吐血总结:PKPM操作步骤及要点2013(初级入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3:35: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如果有转换层,必须在此指明其层号,以便进行正确的内力调整。

(6)地下室层数

该参数是为导算风荷载和自动形成嵌固约束信息服务的,因为地下室无风荷载的作用。这里的地下室层数是指与上部结构同时进行内力分析的地下室部分。 (7)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

单位为m。这是在墙元细分时需要的一个参数,对于尺寸较大的剪力墙,在作墙元细分形成一系列小壳元时,为确保分析精度,要求小壳元的边长不得大于给定限制Dmax,程序限定1.0≤Dmax≤5.0,隐含值为Dmax=2.0,Dmax对分析精度略有影响,但不敏感,对于一般工程,可取Dmax=2.0,对于框支剪力墙结构,Dmax可取略小些,如Dmax=1.5或1.0。

(8)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除计算结构位移比时,需要选择此项,其他的结构分析、设计不应选择此项。 (9)墙元侧向节点信息

这是墙元刚度矩阵凝聚计算的一个控制参数,若选“出口节点”,则只把墙元因细分而在其内部增加的节点凝聚掉,四边上的节点均作为出口节点,墙元的变形协调性好,分析结果符合剪力墙的实际,但就算量较大,因为墙元两侧节点均为独立节点,每个节点都有六个独立的自由度;若选“内部节点”,则只把墙元上、下边的节点作为出口节点,墙元的其他节点均作为内部节点而被凝聚掉,这时,带洞口的墙元两侧边中部的节点为变形不协调点。这种处理方法是对剪力墙的一种简化模拟,其精度略逊于前者,但效率高,实用性好,计算量比前者少许多。在为配筋而进行的工程计算中,对于多层结构,由于剪力墙相当较少,工程规模相对较小,应选“出口节点”,而对于高层结构,由于剪力墙相对较多,工程规模相对较大,可选“内部节点”。

(10)墙梁转框架梁的控制跨高比(0为不转):

PKPM中,连梁的输入可以按洞口和普通梁两种方式,但是按《高规》的规定,当连梁跨高比大于5时,宜按框架梁设计,这就要求设计者需要判断是否可以按普通梁输入,加大建模的工作量。而增加这一选项,即所有连梁都以洞口方式形成,设计者指定参数以决定哪些连梁转为框架梁。同一工程分别按0和5计算,结构的周期、内力、位移、剪重比会有所不同。

(11)结构材料信息:

钢筋混凝土结构:按砼结构有关规范计算地震力和风荷载

钢与砼混合结构:目前没有专门的规范,可参照相应的规范执行 有填充墙钢结构:按钢结构有关规范计算地震力和风荷载

无填充墙钢结构:按钢结构有关规范计算地震力和风荷载

砌体结构:按砼结构有关规范计算地震力和风荷载,并对砌块墙进行抗震验算 选取不同的结构材料,对计算结果会有所影响 (12)结构体系:

这个参数用来对应规范中相应的调整系数 (13)恒活荷载计算信息:

这是竖向力计算控制参数,其含义如下:

不计算恒活荷载:不计算竖向力

一次性加载:按一次加荷方式计算竖向力

模拟施工加载1:按模拟施工加荷方式计算竖向力

模拟施工加载2:按模拟施工加荷方式计算竖向力,同时在分析过程中将竖向构件(柱、墙)的轴向刚度放大十倍,以削弱竖向荷载按刚度的重分配。这样做将使得柱和墙上分得的轴力比较均匀,接近手算结果,传给基础的荷载更为合理

一般计算选取模拟施工加载1 (14)风荷载计算信息:

这是风荷载计算控制参数,其含义如下: 不计算风荷载:即不算风荷载

计算风荷载:计算X,Y两个风向的风荷载 (15)地震作用计算信息:

这是地震作用计算控制参数,其含义如下: 不计算地震作用:即不算地震作用

计算水平地震作用:计算X,Y两个方向的地震作用

计算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X,Y和Z三个方向的地震作用

一般情况只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按《高规》,8度、9度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9度抗震设计时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16)结构所在地区:

可能会根据所选地区相关规范控制,目前有全国、上海和广东三个选项。 2、 设计信息

(1) 是否考虑P-△效应

开始选择不考虑,结果检验是否需要,如果需要考虑就要回填。

(2) 结构重要性系数

在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于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对于安全等级为三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0.9.

(3) 柱二阶效应

3、风荷载信息

(1)修正后的基本风压(kn/㎡): W0=1.25(东山) 50年一遇(n=50) 《荷载规范》7.1.2,附录D.4附表D.4 (2)地面粗糙类别:

——A: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3)结构基本周期:

T1=(0.08~0.1)n,n为房屋层数,详见高规3.2.6条表3.2.6-1;《荷规》7.4.1条,附录E;计算得到的文本文件输出结果,将WZQ.OUT中的结构第一平动周期值输入重新计算。 (4)体型变化分段数: 体型无变化选1;

(5)各段最高层号: 若分段数为1,则此处填最高层号; (6)各段体形系数:

《荷规》7.3.1表7.3.1;高宽比不大于4的矩形、方形、十字形平面取1.3;详见《高规》3.2.5条; 4、配筋信息:

5、地震信息:

地震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特征周期、框架抗震等级都可通过地勘资料查询。 (1)计算偶然偏心

多层规则建筑结构可不考虑;高层建筑结构,通常要考虑偶然偏心。 (2)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抗震规范》5.1.1条规定,质量和钢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地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3)计算振型个数

一般为3的整倍数,小于等于3n(n为楼层数);

(4)活质量折减系数

《高层规程》3.3.6条规定,楼面活荷载按实际情况计算时取1.0,按等效均布活荷载计算时,藏书库、档案库、库房取0.8,一般民用建筑取0.5; (5)周期折减系数

《高层规程》4.3.17

(6)结构阻尼比

《抗震规范》5.1.5规定:除专门规定外,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应取0.05;

通常钢筋混凝土结构可取值0.05,钢结构可取值0.02,混合结构可取0.03。 (7)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抗震规范》5.1.4规定: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表5.1.4-1采用。 (8)

当地震作用夹角大于±15°时,以上修改为1,度数; 6、荷载组合

7、调整信息

*****配筋 (1)柱配筋

柱截面应每隔3层左右收小一次,以节约投资,每次收小时应每侧不小于50mm,以方便支模,也不宜大于200mm,以免刚度突变,最上段(顶上几层)可用300mm×300mm(应满足计算要求)。收小柱截面,也可相应增加使用面积;

柱角筋直径要大于等于中部筋直径,且尽量控制在两种直径以内;

1)混凝土设计规范10.3.1条1款:纵筋配筋率不宜大于5﹪,10.3.2条4款:纵筋配筋率大于3﹪时对箍筋直径、间距、弯钩有要求,也可焊成封闭环式(与89规范规定必须焊成封闭环式不同了),11.1.13条: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5﹪;高规6.4.4条3款:不宜大于5﹪、不应大于6﹪,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5﹪,6.4.9条4款同混凝土规范10.3.2条4款,但未要求箍筋可焊成封闭环式。

2)纵筋净间距应≥50mm(混凝土设计规范10.3.1条3款),抗震设计时,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一个截面宜一种直径,宜对称配筋,方便施工,自己设计也简单;钢筋直径不宜上

吐血总结:PKPM操作步骤及要点2013(初级入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me7w1dks39gaib488an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