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春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3:05: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 认识“昼、耘”等 6 个生字 , 读准多音字“供” , 会写“昼、耘”等 4 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 。 3. 能通过读诗句 , 想象诗中的情景 , 体会其中的乐趣。 4. 能根据诗歌内容 , 展开想象 , 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 。 2. 能通过读诗句 , 想象诗中的情景 , 体会其中的乐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 激发兴趣。

同学们 , 谁来说说 , 在你眼中 , 童年是什么样的呢 ?( 自由、天真、无忧无虑

?? ) 在同学们眼中童年真是多姿多彩 ! 是啊 ,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 , 快乐也好辛酸也罢 , 都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现在 , 老师将带领大家穿越时空 , 去宋代感受一下当时人们的童年乐趣。

二、初读课文 , 扫清字词障碍。

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首古诗 , 标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 与同桌交流。

2.( 出示 7 个会认的字 )

(1) 学生齐读 , 注意读准“磬、陂、漪”的读音。 (2) 认读多音字“供”。

3.( 出示 4 个会写的字 ) 指名学生读 , 师正音。

4. 学生齐读三首古诗 , 师正音。三、再读课文 , 整体感知。

1. 同学们 , 读完这三首古诗 , 结合注释 , 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呢 ?( 有小孩子在种瓜、小孩子在玩冰、 牧童在吹笛子?? ) 大家读懂的还真不少 ,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古诗 : 《四时田园杂兴》 ( 其三十一 ) 。 ( 板书诗题 )

----- ----

2. 大家从诗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 四时、田园、杂兴 )

(1)( 出示相关资料 ) 《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

组田园诗 , 共六十首 , 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这

首诗就是第三十一首。 “兴”在这里读四声 , “杂兴” 就是随兴而写的诗 ;“四时”

在这里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题目的意思是

: 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

的感想。

(2) 学生齐读诗题。

3. 学生再次齐读全诗 , 结合注释 ,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1) 指名学生说说诗的意思 , 其他同学补充。 (2) 理解词语 : 杂兴 : 随兴而写的诗。

昼: 白天。

耘田 : 在田间锄草。

绩麻 : 把麻搓成线。

儿女 : 男女。

当家 : 男女都不得闲 , 各司其事 , 各管一行。

童孙 : 孩子们。

解 : 理解,懂得。

供: 从事。 傍: 靠近。 阴: 树荫。

(3) 结合注释 , 尝试完整地将全诗的意思说出来。 ( 白天锄地 , 夜晚搓麻线 , 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小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 , 但也在桑树荫附近学着

种瓜。 )

4.( 播放纯音乐 ) 请同学们伴着这古朴典雅的音乐 , 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 边读边想象 , 说一说这首诗展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1) 诗中先写了哪些人物 ?( 村庄男女 ) 他们在做什么 ?( 耘田、绩麻 ) 后面还写了谁 ?( 童孙 ) 他们在做什么 ?( 学种瓜 )

----- ----

(2) 诗中哪些描写让你印象深刻 ?( 童孙未解供耕织 , 也傍桑阴学种瓜。 ) 为什 么 ?( 因为这两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 ) 从哪里看出来 ?( 小孩子虽然不懂耕织 , 但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去种瓜。 ) 这两句除了表现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 , 还表现

了什么 ?( 农家孩子的勤劳好学 )

5.( 出示相关图片 ) 你能根据图片的提示背诵全诗吗 ?试一试。 四、课堂小结。

学到这里 , 你能说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吗 ?( 展现了农村紧张繁忙的劳动

生活 , 主要表达了对天真可爱、勤劳好学的农村儿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 , 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历来许多诗人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著称 , 写下了不朽的诗篇 , 这样的诗 , 就叫田园诗。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品读更多的田园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 , 导入新课。

1. 上节课我们穿越到了宋代 , 在诗人范成大的描绘中 , 我们感受到了 ( 农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 ) 和 ( 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勤劳好学 ) 。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这

首《四时田园杂兴》 ( 其三十一 ), 再次感受农忙时节农家孩子们的天真快乐。

2. 接下来 , 让我们跟随另一位诗人杨万里 , 去感受一下冬日里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 板书诗题 )

二、初读课文 , 整体感知。

1. 学生齐读古诗 , 划分节奏。 ( 稚子 / 金盆 / 脱晓冰 , 彩丝 / 穿取 / 当银钲。敲成 /

玉磬/ 穿林响,忽作/玻璃/ 碎地声。 )

2. 题目中的“稚子”是什么意思 ?( 小孩子 “) 弄”是一个动词 , 意思应该是

( 玩) 。诗题告诉我们 , 这首诗主要写的是 ( 小孩子玩冰 ) 。

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 这个小孩子到底是怎样玩冰的吧 !

(1) 齐读诗的第一、二句 , 结合注释 ,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 早晨 , 小孩子把冰从盆里拿出来 , 把它做成一种打击乐器。 )

----- ----

①从哪里可以看出时间是早晨 ?( 晓 )

②小孩子是怎么把冰做成乐器的 ?( 彩丝穿取 : 用彩丝穿起来 )( 出示图片 ) 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 冬日的早晨 , 小孩子高兴地从金属盆里小心翼翼地把冰取出来 , 仔细地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作银钲敲。 )

③从这两句诗中 , 可以看出这个小孩子怎样的特点

?( 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

强 )

(2) 小孩子把冰做成乐器之后 , 又有哪些举动呢 ?让我们一起朗读诗的第三、 四句。

①这两句诗写了什么 ?( 小孩子敲打 “银钲” , 声音悠远动听。 ) 从哪里看出声音悠远 ?( 穿林响 )

②为什么最后一句诗说“忽作玻璃碎地声” ?( 因为一不小心冰碎了。 ) 这里的“玻璃” , 是不是指现在玻璃杯、玻璃窗的玻璃 ?( 不是 , 是一种玉石。 ) 这里把冰碎的声音比作了玉石落地破碎的声音 , 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比喻 )

③从这两句诗中 , 你体会到了这个小孩子怎样的感情变化 ?( 小孩子瞬间由喜笑颜开变得失望无比。 ) 你是从哪个字体会出来的 ?( 忽)

(3) 结合注释和我们的讲解 , 你能不能试着说出全诗的意思 ?( 清晨 , 小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 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作银钲敲。敲出来的响声像玉磬一样清脆 , 穿过树林传得很远 , 忽然听见冰碎了 , 发出了像水玉落地破碎的声音。 )

这首诗表现了 ( 小孩子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特点

) 。

三、小结。

多么可爱的孩子呀 ! 如果是你 , 会有这般奇思妙想吗 ?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复习故知 , 导入新课。

1. 学习新知识前 , 我们先请两位同学背诵一下前面学的两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 其三十一 ) 、《稚子弄冰》。

-----

2020年春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mjx43330x7z7sh75m1a072ie1yi3600n2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