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系统管理规程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园区DCS系统管理规程
(试行)
本标准由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仪车间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雷王单 本标准主要修改人:赵雷 本标准主要审定人:刘青山 本标准批准人:
本标准由电仪车间负责解释。 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园区DCS管理规程
第一章总则
一、为进一步规范DCS系统工程师站、操作员站、机柜间的管理,确保DCS系统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包括DCS工程师站管理、DCS计算机软硬件管理、DCS机柜间间使用管理等制度,目的是对有关DCS方面的工作进行规范,真正达到使DCS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三、本制度适用于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园区所有生产装置的DCS。
四、DCS管理制度是保证DCS系统正常运行和生产安全稳定运行和
生产安全稳行的重要措施,公司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第二章日常维护
一、DCS系统日常维护实行专人负责制,其职责是定期对DCS系统进行巡视、检查,负责全面的DCS系统维护,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二、DCS室、机柜间开展的照明、空调、房屋修缮等工作,原则上安排在停机期间进行,运行中必须开展以上工作时,必须在DCS维护人员的监护下进行。
三、外来学习参观人员必须在仪表人员陪同下方能进入DCS室、机柜间。
四、在工程师站工作时,必须二人以上,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工作人员根据经授权的密码级别进行登录,严禁使用别人密码进行登录,工作完毕检查无误后,退出自己的登录。DCS工程师站工作完毕退出时,锁定计算机,以防下次解锁计算机时,鼠标误点击可操作设备。
五、DCS系统正常工作时,原则上不应进行软硬件的改动,尽量减少对组态及画面的修改,尤其不能进行同A、B实时数据网有关的修改和调试工作;禁止进行软硬件的设置修改,禁止对画面、数据库、逻辑进行改动、编译、初始化等,只能在监控状态对程序进行监控或参数调整
六、DCS系统软件应设置严格而周密的安全机制,工程师站原则
上不允许使用外部软盘,必须使用时要进行严格的杀毒处理。 七、,工程师站、历史站、操作员站、主控卡修改必须一致,否则会引起数据传输错误。
八、计算机软件做备份,必要时拷贝到杀毒好的可移动硬盘上存储。
九、DCS系统硬件应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静电接地。 十、生产运行期间,仪表人员每天对DCS等相关部分巡检,包括组态,画面,系统报表等,并做好巡检记录。
十一、生产运行期间,应有计划地定期检查系统运行状态。 十二、生产运行期间,必须对系统组态及画面进行改动的,应出具经批准的DCS系统变更方案,凡涉及联锁、自动调节系统和主要检测参数的必须经生产副总批准。
十三、DCS系统变更方案应详细说明变更原由,依据标准、变更方案、具体实施步骤、变更应采取的安全与技术措施、危险点危险源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验收办法。相关系统检修专责持DCS系统变更方案办理工作票,其工作班成员必须包括DCS维护专责,由DCS维护专责监督其实施并组织最终验收。经实施的DCS系统变更方案由DCS维护专责保存管理,并负责其方案的完善工作。
十四、进入DCS工程师站房间的人员必须经仪表主管授权,外来人员进行系统调试或优化的工作必须经仪表主管批准,相关设备
管理部门必须有专人陪同。系统逻辑重大调整或变更必须经工艺、设备、仪控组织讨论通过。
十五、工程师站、机柜间卫生每周打扫一次,应保持环境卫生清洁,操作台上除显示器、键盘、鼠标、操作记录本外禁止放置其它任何物品(手套、螺丝刀、万用表等),座椅应摆放整齐。 十六、每天检查机柜间的环境温度宜保持在18℃~25℃,并作记录。当室内温度超过25℃时,及时联系检查空调设备。 十七、每天检查机柜间相对湿度宜保持在45%~80%,并作记
录。
第三章维护管理
一、DCS检修管理实行专人专责制。生产检修期间,有多人参与时必须明确各自的工作范围和职责。
二、生产停机前,维护专责必须做一次全面的DCS系统数据备份工作。
三、生产检修期间,维护专责负责全局数据库维护工作,检修专责负责各自系统范围内的组态及画面维护工作。
四、生产检修期间,维护专责负责监督系统设备的各项试验、校验工作,并收集相关资料。
五、生产启动前,维护专责应对系统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生产进行计划性小修、大修,停机后组态修改之前,应对D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