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4-10-24 点击: 392次 一、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现状
铁路轨道交通方面,2008年以来,我国在大规模铁路建设投资的带动下,铁路制造业呈逐年高速增长态势。全国电力机车、货车的保有量在5年内增长了50%,产值年均增幅近30%,远高于世界2%的平均增速。2008年实现产值1285.1亿元,同比增长29.8%;2012年实现产值3540亿元,同比增长16.3%;比2008年增长了2.8倍。
2013年12月28日,厦深铁路、西宝高铁、柳南客专、衡柳铁路、渝利铁路、广西沿海铁路等7条铁路开通运营。至此,我国铁路营运里程突破10万公里,时速120公里及以上线路超过4万公里,其中时速160公里线路超过2万公里;高速铁路突破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中国铁路总公司表示2014 年全年建设目标将全面完成,其中,64 个新项目的密集开工将是2014年铁路投资的重要亮点。国内铁路市场还面临着多重积累因素,包括高铁客流快速增长使动车组需求预期向上修正、各地积极推动城际铁路建设、铁路产业基金等投融资改革措施正在落定等。在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在2013 年突破了1,600 亿欧元,并不断创出新高。
图1:我国铁路营业里程统计(单位:万公里)
此外,我国铁路的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货运密度和换算周转量均为世界第一。
图2:2005-2012年全国旅客发送量(单位:亿人次)
图3:2005-2012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单位:亿吨) 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2000年之前,全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拥有轨道交通线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也进入大发展时期。“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保持加速上升趋势。
图4: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运营里程图
2012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运营里程达2064公里,其中2012年新增投运里程321公里。其中,上海、北京和广州位居全国前三甲,运营里程分别为444千米、442千米和221千米。
图5: 2012年底我国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图
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我国内地已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武汉、南京、沈阳、长春、大连、成都等17个城市累计开通70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含试运营线路),总运营里程达到2064公里,居世界第一。其中地铁1726公里,占84%;轻轨267公里,占13%;现代有轨电车41公里,占2%;磁悬浮30公里,占1%。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步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市场。
随着各大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轨道交通客运量分担率不断上升,但与国际大都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10 年,北京市和上海市的轨道交通客运量分担率分别为 24.41%和 31.82%,比 2009 年分别提高2.87个和6.13个百分点。而同期,东京、伦敦客运分担率则达到了80%。
图6:北京、上海轨道交通客运量分担率情况对比图 从轨道交通产业的分布来看,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及直辖市,其中:江苏、辽宁、河南、湖南、山东、北京、四川、河北、山西和吉林省居前十位,企业数量占全国的77.7%;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省份有11个。在城市分布上,主要分布主要在长春、株洲、常州、青岛、南京、唐山、大连等地,其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并基本完成产业、人才、技术、资金等各方面的聚集。在整车制造方面,主要有北车和南车旗下的株洲电力机车、南车时代电气、大连机车车辆、齐齐哈尔机车车辆、青岛四方车辆、长春轨道客车、唐山机车车辆、大同电力机车、南京浦镇车辆等企业主导中国机车、地铁轻轨车辆、高速动车组的研发和制造。
表1:2012年铁路运输设备制造超100亿元省份表 序号
省 份
销售收入(亿元)
增幅
1 山东省 453.8 30.7
2 江苏省 438.8 18.8
3 河南省 366.5 5.8
4 吉林省 271.9 111.9
5 辽宁省 246.9 17.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