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年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比赛精品教案集(小学部分)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2:32: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脚搁高处的直体俯撑 1.铺设地球同步轨道 1 ①复习直臂屈体和直 体俯撑(接力赛) 2.载人航天器 2-3 ②直体立腰针对性练习(球搁腹部、腿部) 2' 2’ 中 中 ◎组织学生进行直臂屈体和直体俯撑接力赛,复习直臂顶肩。 ◇分成六组,遵守规则进行游戏比赛。 ◎练习中发现错误,总结动作难点。 ☆有序练习,直臂顶肩。 ◎教师创设情境,针对重点出示 “载人航天器”,示范利用太空球体验直体立腰,逐渐过渡到球从腹部移动到腿部的直臂俯撑。 分成六组 四人一组 3.搭建发射塔 ③脚搁二层高度直体俯撑 ④挑战高度直体俯撑 2-3 2-3 2-3 4-5 2' 1' 1' 2’ 中 中 中 中大 ◇四人一组,相互帮助保护,使用太空球感受直体立腰,进行简单评价,互相提高。 ☆直体立腰,帮助保护,简单评价。 ◎教师创设“搭建发射塔”的情境,利用硬垫搭建二层高度,示范脚搁高处直体俯撑。 ◇学生二人一组,体验练习。 ◎教师根据练习,总结口诀引导学生结伴进行练习。 口诀:双手分开同肩宽, 直臂顶肩稍抬头, 收腹立腰身体平, 脚跟并拢腿伸直。 ◇学生二人一组,互相保护,根据要领口诀练习二层高度。 ◎教师组织游戏练习,让学生体验在倒置状态下身体的方位感。 ◇学生在支撑练习时说出教师提示的几种方位,感受方位。 ☆互相评价,逐渐提高。 ◎教师建议每组搭建不同的高度,指导学生组内选择不同高度练习。 ◇学生二人一组,选择高度互助练习。 ◎指导学生自由选择,挑战超越自我的新高度。 ◇学生互相帮助,结伴选择进一步的高度练习,坚持3秒钟体验脚搁高处直体俯撑。 ☆多重体验,挑战自我。 连续活动2分钟。 二人一组 三23’ - 二人一组 4.火箭升空 ⑤脚搁高处直体俯撑展示 1 10” 中 ◎教师组织各发射塔合作完成搭建工作,完成十秒火箭升空。 ◇学生进行脚搁高处直体俯撑动作展示,合作完成各发射塔的搭建,部分优秀学生,2人一组体验更高难度。 ☆超越自我,姿态优美。 八人一组 综合活动: 星球保卫战 4 四 11’ 五 2’ 放松活动: 美丽的太阳系 3 六 20” 1、小结全课 2、下课 场 地 器 材 体操垫24块 太空球12个 六面体圈1个 腰麦1个 ◎教师创设“星球保卫战”的情境,讲解活动方法与规则。 ◇学生分组对抗,进行互动游戏。 ◎改变游戏方法,引导学生再次比赛。 ◇学生小组合作,分六组完成集体竞赛。 ☆遵守比赛规则,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创设“美丽的太阳系”的美好情境,配合舒缓的音乐,帮助学生放松四肢。 1’20” 小 ◇四人一组,和教师一进行放松活动。 ☆身心放松。 ◎师生共同回顾,宣布下课。 6路纵 ◇学生认真听讲,师生再见。 队 ☆认真听讲。 1.为防止太空球被风吹散,选用六面体圈作为安防护。 全2.在搭建台阶练习时可能会遇到滑出体操垫的保情况,教师要教授学生保护他人和自我保护的障 方法。 练习密度 强度 预全课 内容主题 计 中等 47.5%左44.2%左右 右 5’ 大 分成两组 这堂课是小学二年级“脚搁高处屈体或直体俯撑”单元的第二次课的教学,围绕着“小小宇航员的太空梦想”的主题情境而展开,孩子们充满兴趣的眼神和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告诉我,他们在享受体育课。本课的设计之初,一直困扰着我的是如何解决教学难点。对待低年级学生教学,如果只是单纯地讲,枯燥地练,会削弱他们的学习小“直体立腰”结 兴趣,而本教材又是为了今后的 “爬墙手倒立”做好准备,对它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今后一系列的教学,在课堂里,“太空球”的使用不但很好地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情境创设上贯穿了整堂课的教学,综合活动和放松部分也起到了一物多用的作用。

7、小学二年级投掷“原地侧向投掷轻物”教学设计

——湖北省武汉汉阳区西大街小学 丁菲

教师简介

丁菲,女,36岁,党员,本科学历,汉阳区西大街小学高级体育教师。曾荣获湖北省教学科研先进个人、武汉市十大魅力教师50强 、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汉阳区教育界名师及学科带头人等称号。曾多次在湖北省、武汉市等各级体育教学评比中荣获一等奖。撰写的论文、案例在省、市比赛中获一等奖并发表在相应的教学刊物上。参与编写了“武汉市游泳进课堂”的教材。曾多次到云南保山、崇

阳等地送教,独具匠心的灵动课堂受到听课教师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一、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一目标:“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发展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结合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遵循运动技术动作形成规律进行本课设计。

二、教材分析

低年级投掷教材,是正向、侧向投掷动作,包括肩上屈肘、蹬地转体、挥臂过肩等动作方法。教学目标是通过多种掷远、掷准的练习,掌握简单的投掷方法,培养正确的投掷姿势,教学多以游戏方式进行,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次课选择了 “快速挥臂,向前上方投”为教学重难点(投掷单元计划5—3)。教学中主要通过多种游戏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在投掷练习中感受动作,并很好的将轻物向前上方用力投出,为以后学习助跑投掷技术动作打好基础。

三、设计思路

1.教学主体突出,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全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练结合,并围绕“快速挥臂”“向前上方投掷”的教学重难点,使学生逐渐掌握投掷动作,最终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2.教法针对性强,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快速挥臂,教学难点是:向前上方投掷。教学中,我们针对性的对器

材进行了改造,通过掷反弹球、挥彩带,让学生感受用力挥臂的动作,通过目标条件练习,让学生感受由低到高,向前上方投掷的动作,逐渐掌握方法,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3.遵循教育规律,有效实施教学手段

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各教学环节以循序渐进为原则,采取激趣导入—积极准备—主动学习—快乐巩固—愉悦放松的顺序,层层推进,教学中将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式学习相结合,教学层次清晰流畅,手段多样。

4.关注全体学生,有效实施教学评价

在全课教学活动中,我们立足面、关注点,注重点面结合互相促进。在各个练习环节中,做到了既面向全体,又区别对待。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并有所收获。

四、教学特色 1.教学方法有实效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特点,本课采用接受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形式多样的条件练习,不仅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而且引导学生积极体验了运动的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2、器材改造有实效

本课针对教学重难点,将投掷器材进行改造,将轻物连上不同长度的彩带,通过彩带在空中飞行轨迹,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投掷出手方向,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并增添了练习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器材做到了一物多用、实用、巧用、妙用,有效开发了器材的教学功能,促进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完成。

水平一(二年级)投掷----“原地侧向投掷轻物”课时计划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西大街小学 丁菲

指导教师:杨汉梅率汉阳区小学体育教研团队 学 投掷:原地侧向【5-3】 习 投掷轻物“彩球总内 游戏:动员” 容 学习内容与要求 进一步学习原地侧向持轻物掷远的方法,掌握快速挥学臂向前上方投掷的动作技术,发展投掷能力。 习 在“彩球总动员”的游戏体验中,发展快速反应能力目和灵敏素质。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及运动中的标 安全的意识。 实施过程与提示 场地布置 时间 1.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 容 ????一、课堂常规 2.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队???? 二、准备活动: 列练习 ???? 1、队列:四列横队变八列横队 3.教师领操,学生随音乐5′ ???? 2、韵律:《彩虹的微笑》 练习 ???? 要求:动作正确,舒展大方 ???? ▲ 三、投掷:原地侧向投掷轻物 1.复习原地侧向投掷动作 2.教师讲解示范 3.练习快速挥臂动作 教学重点:快速挥臂 19′ 提示:快速挥臂 教学难点:向前上方投掷 教学要求:积极参与、注意安全 4.原地侧向向前上方投掷 练习 提示:向前上方投掷 四、课课练:夹球收腹跳 5.学生分组,进行条件练 要求:用力收腹 习 3′ 6.集体展示,讲评 五、游戏:“彩球总动员” 游戏方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 1.指导学生分组练习夹球 4组,相对站在规定的游戏场地 收腹跳 内,中间用横绳隔开。游戏开始 后,每组学生快速将本场地的彩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方法、 球从横绳上方抛向对方场地,在 并提出要求 10′ 规定时间内,场地内彩球少的一 2.学生体验游戏方法的练方获胜。 主要规则: 习 1、每个球都必须从横绳上方投 提示:听哨声停止投掷 过。 3.分组进行比赛 2、每次只能投一个彩球。 4.教师进行游戏讲评 要求:反应迅速、诚实合作 3′ 六、放松活动:“小球乐” 教学要求:轻松愉快 1.引导学生进行放松活动 2.小结本课情况,收还体育器材 主彩球 若干个 要1、学生在投掷练习时,教师要提示学生器 支架 21个 预计练习密预计出现 保持一定距离,注意安全。 气球 若干问题及 度40%-45% 材 个 解决办法 2、游戏中学生因兴奋容易犯规,教师一准 皮筋 4根 定要提示学生遵守游戏规则。 备 篓子 16个

2015年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比赛精品教案集(小学部分) - 图文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mr2r98jjf10e609m87w9sc9l3ppnv019up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