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之间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谁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谁就会获胜。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两个途径可以来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解答】解:
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在拉乙的同时,乙也会给甲一个反作用力,甲对乙的力和乙对甲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所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其中乙胜利的原因是乙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甲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力的作用相互性的理解和应用,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25.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块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弹簧伸长的力是( )
A.物块的重力
B.弹簧对物块的拉力 C.物块对弹簧的拉力 D.物块和弹簧测力计的总重力
【分析】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根据二力平衡以及相互作用规律进行分析。 【解答】解:
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力平衡,即弹簧测力计向上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因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所以,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物体对弹簧的拉力,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的理解以及本题考查物理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要明白力的相互性及二力平衡关系。
26.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右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
29 / 44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g=10N/kg)
A.1.0N和1.5N
B.1.0N和0.5N
C.2.0N和1.0N
D.2.0N和1.5N
【分析】由图可知,测力计乙的重量为1N,当如右图所示使用时,测力计甲的示数为物体A、B和测力计乙的重量之和,测力计乙的示数为测力计乙的重量与物体B的重量之和。
【解答】解:测力计甲的示数为为物体A、B和测力计乙的重量之和,50g的物体重约0.5N,测力计乙的重为1N,所以测力计甲的示数为2.0N,测力计乙的示数为测力计乙的重量与物体B的重量之和,即1.5N;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有关测力计使用与读数的题目,当测力计倒挂时测力计的示数为测力计的自重。
27.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A.5N,0N
B.0N,5N
C.5N,5N
D.5N,10N
【分析】当弹簧测力计受到平衡力时静止,在挂钩和拉环上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时,测力计示数显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定滑轮的工作特点是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
【解答】解:因为物重G=5N,所以A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5N的拉力,静止,向左受的拉力也是5N,示数也为5N;
同理,B测力计两端受的力都是5N,示数也为5N。 故选:C。
30 / 44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得出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从而得出测力计的示数,同时涉及到了定滑轮的特点。
28.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
(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
【分析】因为小球相右上方推出,到最高点时,水平速度不为零,故在最高点,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
【解答】解:小球相右上方推出后,到最高点,竖直方向速度为零,水平速度不为零,故在最高点,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体受力分析,是一道基础题。
29.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B.手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分析】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两物体直接接触并且发生形变,两物体间才会有弹力作用
【解答】解: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拉弹簧,所以弹簧发生形变,产生的是对手的拉力。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弹力的概念,明确弹力产生的原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关键,属
31 / 44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于基础性题目。
30.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有一辆小车载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4750N,4980N,4040N,3960N.假设该小车四个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O为几何中心,AB、CD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 )
A.AOC区域上
B.BOC区域上
C.AOD区域上
D.BOD区域上
【分析】重力的作用点应该作用在物体的重心,对于不均匀的物体来讲,它的重心较难确定,此题中要根据四只轮子对地磅的压力来进行分析,哪一侧压力较小,则车上再放的重物的重心应落在相应的区域。 【解答】解:先进行前后比较:
两前轮的压力:4750N+4980N=9730N>两后轮的压力:4040N+3960N=8000N;则物体应放在后半部。 再进行左右比较:
两左轮的压力:4750N+4040N=8790N<两右轮的压力:4980N+3960N=8940N;则物体应放在左半部。
综上所述,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左后部,即AOD区域上。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分割思想,将车的前后、左右分别进行分析,最后确定哪一侧的压力小,则物体的重心应落在哪一侧。 二.多选题(共1小题)
31.在铁路道口常设有如图所示的道闸,这种道闸平时上扬,当火车要通过道口时道闸转动到水平位置,示意过往的其他车辆停车等候,这种道闸称为常开型道闸。与之相反,另一种道闸平时水平放置,当有车辆要通过时,道闸上扬,允许车辆通过,这种道闸称为常闭型道闸。对于这两种道闸重心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 / 4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