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全国卷诗歌赏析题备考策略
一、近三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诗歌鉴赏命题情况
【2015课标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5分)
【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答案】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2015课标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①(约842~约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③梁:它相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嗶里,并简要赏析。(5分)
【答案】(1)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2)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2014课标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1 / 11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2014课标全国Ⅱ】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诗人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情感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答案】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
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2013课标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 桥 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5分)
【答案】上阕最后两句意思是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2 / 11
【答案】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2013课标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
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首发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封到梅花上, 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幕才独自离开。
二、近3年诗歌考查情况综合分析 年份 卷别 课标 全国2015 Ⅰ 课标全国Ⅱ 课标 全国2014 Ⅰ 课标全国Ⅱ 课标 全国2013 Ⅰ 课标全国Ⅱ
选篇及作者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 (岑参) 《残春旅舍 》 (韩偓) 《阮郎归》 (无名氏) 体裁 唐诗 题材 题型与分值 考点分布 边塞留别 2题(问①鉴赏古代诗歌的答),11分 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羁旅行役 2题(问①鉴赏古代诗歌的答),11分 语言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闺怨怀人 2题(问①鉴赏古代诗歌的答),11分 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羁旅行役 2题(问 答),11分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写景感怀 2题(问①评价古代诗歌的答),11分 思想内容②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咏物抒怀 2题(问①鉴赏古代诗歌的答),11分 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唐诗 宋词 《含山店梦觉唐诗 作》 (韦庄)/ 宋词 《宿渔家》 (郭震) 《鹊 桥 仙》 (陆 游)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宋词 宋词 三、近3年诗歌命题特点总结
⒈考查内容:
3 / 11
①从选材看,新课标主要取材于唐宋诗词,
②从作者及其创作的诗歌来看,一是名家的非名篇;二是非名家的代表作。
③从题材上看,考查的重点为写景感怀、闺怨怀人、羁旅行役、边塞留别、咏物抒怀等。 ④从考点上看,主要涉及两大方面:一是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鉴赏与评价,二是表达技巧。考查点主要涉及景象、意境、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
⒉考查形式:以考查单首诗歌为主,题型、分值稳定,一般设2道问答题,第一道5分,第2道6分,共11分。
⒊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写景手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近年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而且命题越来越综合、灵活、开放。
四、备考策略
1.回归课本,建立体系
诗歌的复习不应该只是一味地分点训练,而是应该回归课本,以课本为依托,建立复习体系。对高中课本已学过的必修一至必修五以及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出现的与高考题型相对应的诗歌,最好能够在复习的时候回顾、做个分类,如从题材、风格(豪放、婉约、飘逸、沉郁等)、常用意象内涵及各类表达技巧的辨识及其作用、常见的语言特色(雄奇豪迈、慷慨悲壮、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委婉含蓄等)等方面入手,以课本为依托,先课内,再拓展延伸。同时,对大纲要求背诵的篇目也可趁机再做复习,强化背诵。总之,诗歌的复习依托课本很有必要。 2.读懂诗歌,重中之重
在较为全面的复习了考点、考题、答题模式、用语规范等方面并做了专题训练之后,学生对诗歌鉴赏会有不小的认识和提高。但一考试或模拟练习,还会是一个得分较低的题型。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大部分学生语文素养不深、积淀不厚,读不懂诗歌。那么,还应教育学生在考场要关注一些“显性“信息:三看二找一析一读 ①看题目(诗眼、中心事件) 看作者(知人论世、思想倾向)
看注释(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②找意象(前半部分找意象)、
找诗眼关键词(必看名句,中心诗眼常在此) ③析尾部(找中心、抒情言志)
④读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大,必须看清要求) 3.“诗外”功夫,不得不做 (1)熟悉题材,快定主旨
4 /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