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沉淀反应 E、中和反应
86、由于下列确定滴定终点的哪项不同,银量法可分为三类 A、时间 B、体积 C、指示剂 D、颜色 E、浓度 87、铬酸钾法指示剂为( )
A、K2Cr2O7 B、KCr2O4 C、K2CrO4 D、K2Cr2O4 E、KCrO4
88、铬酸钾指示剂法的滴定液为( )
A、K2Cr2O4 B、AgNO3 C、AgCl D、NaCl E、K2Cr2O7 89、铬酸钾指示剂法的终点为( )
A、K2Cr2O4黄色沉淀 B、Ag2CrO4白色沉淀 C、AgCl沉淀 D、AgSCN白色沉淀 E、Ag2CrO4砖红色沉淀
90、铬酸钾指示剂如果不小心,多加了,会造成( ) A、终点提前,结果偏高 B、终点提前,结果偏低 C、终点推后,结果偏高 D、终点推后,结果偏低 E、终点不变,结果不变
91、铬酸钾指示剂如果少加了,会造成( )
A、终点提前,结果偏高 B、终点提前,结果偏低 C、终点推后,结果偏高 D、终点推后,结果偏低 E、终点不变,结果不变
92、铬酸钾指示剂法的滴定方式是( )
A、剩余滴定 B、直接滴定 C、置换滴定 D、间接滴定 E、回滴法
93、铬酸钾指示剂法如果溶液碱性过强,可加的中和试剂是A、NaHCO3 B、硼砂 C、食醋 D、HNO3 E、硫酸 94、铬酸钾指示剂法滴定的pH范围是 A、6.5~10.5 B、6.5~7.5 C、5.5~10.5
D、6.5~12.5 E、4.5~6.5
95、标定AgNO3的基准物为( )
A、AgNO3 B、K2CrO4 C、NaCl D、AgCl E、Na2C2O4 96、铁铵矾的分子式( ) A、NH4Fe(SO4)2·H2O B、Fe(SO4)2·H2O C、NH4Fe(SO4)2·10H2O D、NH4Fe(SO4)2·12H2O E、NH4Fe2(SO4)2·10H2O 97、铁铵矾指示剂法测Ag+时,滴定液为( )
A、AgNO3 B、铁铵矾 C、NH4SCN D、NaCl E、AgCl 98、铁铵矾指示剂法测Ag+时,方式为( ) A、剩余滴定 B、直接滴定 C、置换滴定 D、间接滴定 E、回滴法
99.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对象为下列哪组物质时误差较小?( A.Br-、I-、Cl- B.Br-、I-
C.Br-、Cl- D.I-、Cl-
100.铁胺钒指示剂法测定卤素离子,需采用的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法 B.剩余回滴法
9
) ( )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101、EDTA配位滴定的最高酸度应满足
A、 lgαY(H)≤lgKMY′-8 B、lgα C、lgαY(H)≥lgKMY-8 D、lgα102、以EDTA滴定 Zn 2+,选用的指示剂是
Y(H)≥lgKMY′-8 Y(H)≤lgKMY-8
A、酚酞 B、铬黑T C、二苯胺磺酸钠 D、淀粉 103、 在 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效应系数愈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B、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C、pH 值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大 D、酸效应系数愈大,配位滴定曲线的 pM 突跃范围愈大 104、配位滴定中,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是
A、显色配合物稳定性要适当 B、 本身是氧化剂 C、必须加入配位掩蔽剂 D、必须加热
105、用配位滴定法测定Al3+ 的含量,应采用的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法 B置换滴定法 C、返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106.使用铬黑T指示剂合适的pH范围是( )
A 5—7 B 1—5 C 7—10 D 10—12
107.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是( ) A 1:1 B 2:1 C 1:3 D 1:2 108 以下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c(MY) [MY] (A) K'(MY) = ───── (B) K'(MY) = ──── c(M)c(Y) [M][Y] [MY] [M][Y] (C) K(MY) = ───── (D) K(MY) = ──── [M][Y] [MY]
109 某溶液含Ca2+、Mg2+及少量Al3+、Fe3+,今加入三乙醇胺, 调至pH=10, 以铬黑T为指示剂, 用EDTA滴定, 此时测定的是 ( )
(A) Mg2+量 (B) Ca2+量 (C) Ca2+, Mg2+总量 (D) Ca2+,Mg2+,Al3+,Fe3+总量
110. 与EDTA配位滴定突跃范围大小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 A. 酸度辅助配体浓度 B. 金属离子浓度 C. 湿度 D. 稳定常数
111. 以EDTA滴定Zn2+,选用的指示剂是
a. 酚酞 b. 二甲酚橙 c. 二苯胺磺酸钠 d. 淀粉
112、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越稳定。 B. 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越稳定。
C. 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越不稳定。 D. 酸效应系数的大小对配合物的稳定性无影响。
10
113. 在EDTA络合滴定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酸效应系数愈大,络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b. 酸效应系数愈小,络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c. pH值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大
d. 酸效应系数愈大,络合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愈大 114. 络合滴定中,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是( )
a. 金属指示剂络合物易溶于水 b. 本身是氧化剂 c. 必须加入络合掩蔽剂 d. 必须加热 115.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Ca2+,常用指示剂为( )。 A.二甲酚橙(X.O) B.PAN C.甲基红 D.铬黑T 116 . EDTA 滴定 Zn
2+
时,加入 NH 3 — NH 4 Cl 可( )
2+
A. 防止干扰 B. 防止 Zn 水解
C. 使金属离子指示剂变色更敏锐 D. 加大反应速度 117、配位滴定法的反应类型是
A、酸碱反应 B、沉淀反应 C、配位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E、离子交换反应 118、氨羧配位剂的主体基团是 A、氨基酸 B、氨基 C、乙羧 D、乙二酸 E、氨基二乙酸
119、在进行配位反应时,能与金属离子直接配合的是 A、H4Y B、H3Y- C、H2Y2- D、HY3- E、Y4-
120、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摩尔比为( ) A、1:1 B、1:2 C、1:3 D、2:1 E、3:1
121、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相当稳定是因为EDTA结构中具有可供配位的键合原子数为 A、2 B、3 C、4 D、5 E、6
122、在适当的条件下,能用于配位滴定分析的1gK稳值为 A、>8 B、<8 C、>-8 D、<-8 E、>108
123、在整个配位滴定过程中,为维持pH值在允许范围内需加入一定量的( ) A、酸 B、碱 C、盐
D、缓冲溶液 E、氧化还原性物质 124、金属指示剂本身是( )
A、配位剂 B、氧化剂 C、还原剂
D、抗氧化剂 E、抗还原剂
125、金属指示剂能指示出下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突变的是
A、OH- B、H+ C、M+ D、Y4- E、In-
126、用EDTA直接测金属离子含量时,显示滴定终点的颜色的物质是 A、M+ B、EDTA C、HIn D、M Y E、MIn
127、在配位滴定中,存在其它配位剂,降低浓度的离子是 A、H+ B、OH- C、M+ D、Y4- E、In-
128、测定水的总硬度滴定液是
A、HCl B、NaOH C、AgNO3 D、EDTA E、KMnO4 129、测定水的总硬度时,选定的指示剂是 A、酚酞 B、甲基橙 C、铬黑T D、钙指示剂 E、二甲酚橙
11
130、用于配位滴定的配位反应不需哪个条件( ) A、配位反应必须完全 B、反应速度要快
C、滴定过程中生成的配合物是可溶性的 D、滴定过程中生成的配合物必须有颜色 E、有适当的方法确定终点
131.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Ca2+、Mg2+时,Fe3+与Al3+对指示剂有封闭作用,可以加入以下哪种试剂消除Fe3+与Al3+对指示剂的封闭作用?( ) A.KCN B.三乙醇胺 C.氧化剂 D.还原剂
132.对配位反应中的条件稳定常数,正确的叙述是: A.条件稳定常数是实验条件下的实际稳定常数 B.酸效应系数并不总是使条件稳定常数减小 C.所有的副反应均使条件稳定常数减小 D.条件稳定常数与配位滴定突跃无关
133.在配位滴定中,pH值对金属指示剂的影响是:
A.指示剂的变色点B.指示剂的稳定性C.指示剂显色灵敏度D.没有影响
134.以铬黑T(EBT)为指示剂,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Mg2+,滴至终点时溶液的颜色转变是( ) A.红色→蓝色 B.蓝色→红色
C.蓝色→紫色 D.红色→无色
135.影响配合物条件稳定常数的内因是( ) A.溶液的酸度 B.掩蔽剂 C.缓冲溶液 D.稳定常数
136、标定EDTA标准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MgSO4 B、ZnO C、K2Cr2O7 D、H 2 C 2 O 4
137、用草酸钠标定 KMnO 4 标准溶液时,滴定温度控制在 A、25 ° C左右 B、低于60 ° C C、65 ° C—85 ° C D、高于90 ° C 138、在酸性介质中,用 KMnO 4 溶液滴定草酸盐,滴定应
A、 象酸碱滴定那样快速进行 B、在开始时缓慢进行,以后逐渐加快 C、 始终缓慢地进行 D、 在近化学计量点附近加快进行 139、KMnO 4是一种强氧化剂,其还原产物为Mn2+ 时溶液的酸碱性为 A、中性 B、碱性 C、酸性 D、强酸性
140、电极电位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很有用,但它不能判断 A、 氧化还原反应的完全程度 B、 氧化还原反应速度 C、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D、 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
141、某盐酸溶液中,C Fe3+= C Fe2+=1mol/L ,则此溶液中 Fe 3+ /Fe 2+ 电对的条件电位为 A、
B
C 、 D 、
142、氧化还原滴定的主要依据是
A、 滴定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 B、 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发生变化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