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发生变化 D、 滴定过程中有配合物生成
143、已知在 1mol/L H 2 SO 4 溶液中,φ′ Ce4+ /Ce3+ =1.44v,φ′ Fe 3+ /Fe 2+ =0.68v。在此
条件下用 Ce4+ 标准溶液滴定 Fe 2+ ,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值为 A 、0.73V B、 0.89V C、 1.06V D、 1.49V 144、标定Na2S2O3标准溶液最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KIO3 B、KBrO3 C、K2Cr2O7 D、Cu2+ 145、用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的含量时,终点变为
A、产生蓝色 B、产生黄色 C、产生红色 D、蓝色刚好消失 146.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 A滴定开始前 B 滴定开始后 C 滴定至近终点时 D滴定至红棕色退尽至无色时
147、对于下列电极反应,MnO2 + 4H+ + 2e = Mn2+ + 2H2O 如果增大溶液的pH值, 则该电极的电极电势: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判断
148、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度的主要原因是
A. 能加快分子运动的速度,增加碰撞机会。 B. 能提高反应的活化能。
C. 能加快反应物的消耗。 D. 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率。 149、对于任意可逆反应,下列条件能改变平衡常数的是
A. 增加反应物浓度。 B. 增加生成物浓度。 C. 加入催化剂。 D. 改变反应温度。 150. 以KMnO4法测定Fe2+时,需在一定酸度下进行滴定,下列酸适用的为( )。 A. H2SO4 B. HCl
C. HNO3 D. H2C2O4
151. 氧化还原滴定的主要依据是( )。
a. 滴定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 b. 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发生变化 c. 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发生变化 d. 滴定过程中有络合物生成
152. 已知在1mol/L H2SO4溶液中,MnO4-/Mn2+和Fe3+/Fe2+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分别为1.45V和0.68V。在此条件下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值为( )。 a. 0.73V b. 0.89V c. 1.32V d. 1.49V
153. 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4溶液滴定草酸盐,滴定应( )。
a. 象酸碱滴定那样快速进行 b. 在开始时缓慢进行,以后逐渐加快 c. 始终缓慢地进行 d. 在近化学计量点附近加快进行 154. 下列各项与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有关的是
a. 离子强度 b. 催化剂
c. 电极电势 d. 指示剂
155.对于Ce4++Fe2+=Fe3++Ce3+滴定反应,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为( )。 A.两电对的△Φ′值 B.反应物浓度 C.滴定速度 D.得失电子数 156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的因素是( )。 A. 反应物浓度 B. 温度
C. 催化剂 D. 反应产物浓度 157 .用 H 2 C 2 O 4 · 2H 2 O 标定 KMnO 4 溶液时,溶液的温度一般不超过( )
A. 60 ° C B. 75 ° C C. 40 ° C D. 85 ° C
158 .用同一 KMnO 4 标准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的 FeSO 4 和 H 2 C 2 O 4 溶液,消耗等体积的标准溶液,则 FeSO 4 与 H 2 C 2 O 4 两种溶液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
13
A. B.
C.
D.
159、KMnO4法测定FeSO4含量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MnO4为指示剂 B、Fe2+为氧化剂 C、Mn2+为催化剂 D、稀H2SO4调节酸度 E、终点为淡红色
160、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 A、滴定开始时
B、滴定至近终点时
C、滴定至I3-离子的红棕色退尽,溶液呈无色时 D、在滴定液滴定了50%后
E、加过量碘化钾时
161、有关碘量法的叙述下列哪一点有错( )
A、直接碘量法是利用碘的氧化作用
B、直接碘量法测定硫代硫酸钠含量时,需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 C、间接碘量法是利用I-的还原作用 D、间接碘量法溶液的酸度要低一些
E、间接碘量法终点为蓝色消失
162、有关碘量法滴定终点的判别错误的是( )
A、直接碘量法根据蓝色出现确定 B、间接碘量法根据蓝色消失出现
C、用碘滴定液滴定硫代硫酸钠时当出现蓝色可确定终点到达 D、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滴定碘时当出现蓝色可确定终点到达 E、加淀粉指示剂,可确定终点
163、下列哪一样品不能用碘量法测定含量( )
A、K2S B、KMnO4 C、Na2S2O3 D、Na2SO4 E、K2Cr2O7
164、10.00mL 0.05000mol/L碘溶液与10.02mL 0.05000mol/L Na2S2O3溶液混合,加1滴淀粉,溶液混合液呈( ) A、无色 B、蓝色 C、蓝紫色 D、混合色 E、紫红色 165、在间接碘量法中,加5倍量的过量碘化钾,其作用是( ) A、氧化作用 B、还原作用
C、氧化作用和增加I2的溶解度
D、还原作用和增加I2的溶解度
166.在氧化还原滴定中用K2Cr2O7标定Na2S2O3时,如果接近终点时加入Na2S2O3溶液速度较快,将会使标出的Na2S2O3溶液浓度:
14
A.偏高 B.准确C.视使用的指示剂而定 D.偏低
167.用浓度为0.1000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标定I2溶液,若标定结束时所消耗I2溶液体积
和Na2S2O3溶液体积相等,则I2溶液的浓度为:( ) A.0.1000mol?L-1 B.0.2000mol?L-1 C.0.05000mol?L-1 D.0.01000mol?L-1 168、玻璃电极的电位取决于膜外溶液的
A、Cl- 浓度 B、Na+浓度 C、H+浓度 D、K+浓度 169、25 ° C 饱和甘汞电极的电极电位是
A 、0.0000V B、 0.3337V C、0.2801V D、 0.2412V 170、电位法属于( )
A、酸碱滴定法 B、重量分析法 C、电化学分析法 D、光化学分析法 E、色谱法
171、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属于( )
A、直接电位法 B、电位滴定法 C、比色法 D、永停滴定法 E、色谱滴定法
172、甘汞电极的电极电位决定于下列哪项的浓度 A、Hg B、Hg2Cl2 C、Cl- D、H+ E、K+ 173、甘汞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
A、 Hg2Cl2 + 2e- = 2Hg + 2Cl-
B、 Hg2+ + 2e- = Hg C、 AgCl + e- = Ag + Cl-
D、 Fe3+ + e- = Fe2+ E、 Cu2+ + 2e- = Cu
174、电位分析法中常用的参比电极为( )
A、0.1mol/L KCl甘汞电极 B、1mol/L KCl甘汞电极
C、饱和甘汞电极 D、1mol/L KCl银-氯化银电极 E、饱和银-氯化银电极
175、玻璃电极需要预先在蒸馏水中浸泡( )
A、1h B、6h C、12h D、24h E、48h
176、电位法测定溶液pH值选用的指示电极是( )
A、铂电极 B、银-氯化银电极 C、饱和甘汞电极 D、玻璃电极 E、汞电极
177.一个电极的电极电位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标准电极电位 B.电极反应物的浓度
C.电极反应物的存在状态 D.温度
178、在分光光度法中,透过光强度和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
A、 吸光度 B 、透光率 C、 吸收波长 D、 吸光系数
179.在分光光度计上用标准对照法测定某中药注射液中黄酮甙的含量,标准溶液浓度为0.02mg/ml,其
吸光度为0.460,样品供试液吸光度为0.230,样品中黄酮甙含量为( )。 A.0.01mg/ml B.0.1mg/ml C.0.02mg/ml D.0.2mg/ml 180、电磁波具有
A、波动性 B、微粒性 C、波粒二象性 D、流动性 181、以下不表示电磁波波动性的参数是
A、波长 B、电子伏特 C、波数 D、频率
15
182、朗伯—比耳定律的数学表示式为
A、T=It/I0 B、A=KCL C、lg I0/It=KL D、lg I0/It=KC 183、吸光度A与透光率T的数学表示式为
A、A = -lg T B、A = lg T C、A = -T D、T=-- lg A
184、在分光光度法中,为提高灵敏度和准确度,测定吸光度时应选用的波长为 A、最小吸收泼长 B、最大吸收泼长 C、可见光区泼长 D、任意泼长 18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透光率与浓度成正比 B、摩尔吸光系数随泼长改变而改变
C、玻璃吸收池适用于紫外可见光区 D、吸光度与浓度的负对数成比 186、显色反应一般应控制的条件不包括
A、溶液的酸度 B、显色剂的用量 C、显色时间 D、吸光度范围 187、对显色反应的要求不包括
A、选择性好 B、有色物配位比必须是1∶1 C、灵敏度高 D、有色产物性质稳定 188 透射比与吸光度的关系是 ( )
1?Alg1T?A (A) T (B)
(C) lg T = A (D)
T?lg1A
189. 在吸光光度法中,透过光强度和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 )。 a. 吸光度 b. 透光率 c. 吸收波长 d. 吸光系数 190 .若以反应物的化学式为物质的基本单元,则( )。 A. 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应成简单的整数比
B. 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应等于相应物质的质量之比
C. 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应等于相应物质的摩尔质量之比
D. 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应相等
191、测定浓度为C的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时,用厚度为1cm的比色皿时,其吸光度为A。若其浓度为2C,仍用1cm的比色皿测定,其吸光度为:
A.A/2; B. 2A C. A D. 4A
192、标定0.1mol/L Na2S2O3滴定液,若消耗Na2S2O3约25mL,需称基准物K2Cr2O7为( )
A、0.18mg B、0.12mg C、0.15mg D、0.20mg E、0.14mg 四、简答题
1、. 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答:(1)溶解度要小,要保证被测组分定量沉淀完全,一般要求沉淀的溶解损失不超过分析
天平的称量误差,即0.2mg。 (2) 易于过滤和洗涤。
(3) 纯度要高,尽量避免混入杂质。
(4) 易转化为称量形式。
2、NaOH试剂能否直接准确称取配制标准溶液,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NaOH具有很强得吸湿性,也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因此只能用间接配制法。
3、简述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16
相关推荐: